彭琰資歷背景
彭琰博士,海元律師事務所創立人、主任。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國際環境資源監督管理機構專家,世界產權貿易學會理事,中國公共關系協會理事,中國杰出女性協會理事,沈陽大學教授,北京知識產權研究會專家,柳州市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九三學社參政黨理論組成員,歐美同學會商會會員。
彭琰博士是中國最早實踐與研究低碳環保、循環經濟和新能源的經濟與法律專家。成功代理了幾百個經濟糾紛案、國際仲裁案及國際投資并購等項目,其中典型案件,由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中國經營報、中國經濟時報 、國際商報、環球財經雜志等眾多媒體做過采訪和專題報道,并被收錄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經典案例庫”中。《 世界名人錄》《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中國著作權人檔案》《當代中國法學名家》等多本人物名典收錄了介紹。
教育背景:
美國哥倫比亞國際學院工商管理博士 2009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經濟系經濟學碩士 1989年
黑龍江大學經濟系經濟學學士 1986年
低碳環保及循環經濟的實踐與研究成果:
1、向全國政協就蝕刻液循環再生創新技術設備在適用《環境評價法》時遇到的問題提出法律提議。
2、法律提議得到了國家環保部支持觀點的文件答復。
3、參與了國家質檢總局行政審批法規《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的制定和修改。
4、向財政部和國家關稅稅則委員會提出論證報告以降低臺灣企業向大陸出口谷氨酸關稅,
5、向環保部和商務部提出論證報告撤銷對外國添加劑禁止進口準入門檻。
6、向海關總署提出黃埔海關對化工原料進口的“固體廢物行政處罰”的反駁意見
7、主筆“政府新政促進城市礦產發展及振興中部經濟”政協的調研報告
8、訴訟案代理:美國與印尼廢鋼鐵貿易質量糾紛案
彭琰于1989年碩士畢業后,到中國包裝總公司剛參加工作就開始了從事美國廢紙進口的業務,開創了廢料進口中國的先河,填補了當時中國的空白,并開始了廢料國際貿易與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的實踐與研究,是中國最早實踐與研究低碳環保、循環經濟和新能源的經濟與法律專家,該領域國際國內客戶已達到上百家40多個國家。
近10年參與了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廢舊資源提取利用、沙塵化改造、意大利投資風電場項目的國際投資與高科技的推廣,撰寫了百余篇低碳和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的案例分析文章,接受多家媒體關于低碳環保話題的采訪,得到了國家相關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的認可和肯定。其博士論文就是該領域的創新研究---《中國企業低碳競爭力的法律經濟學研究》。在國家級專業網站--中國有色網、中國有色科技網、中國節能環保網、全球品牌網有專家專欄。
主要工作經歷:
1989—1991年,中國國際包裝技術貿易公司任總經理助理
1991—1993年,海口海北實業投資公司任副總經理
1994年, 取得中國律師資格
1994—1996年,中國農村信托投資公司北京證券部任副總經理兼總法律顧問
1993—1997年,參與創辦安平城律師事務所 兼職律師
1997—1998年,正平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
1999年 創立海元律師事務所,工作至今
主要著作:
《國際商法實務操作》(副主編、中英對照)
《最新涉外經濟貿易法律實務全書》
《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研究》
《國際商務新操作》
《誰為企業老總造飯碗》
主要文章:
1. 國務院的不良資產處置國際論壇專刊:演講《中國不良資產處置的法律與政策環境 The Legislative and Policy Environment about the Non-Performing Loan Disposition 》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產權交易市場的建設與管理”國家應急研究項目
3. 關于《廢料審批管理辦法》應做重要修改的立法建議
4. 提交兩會的《關于質檢總局對廢料進口審批監管問題的反映和建議》
5. <循環經濟企業的制度突圍>中國市場雜志 2012.2
6. <新興循環經濟產業制度創新的重要性>中國循環經濟雜志 2011.12
7. 低碳經濟下企業與政府的互動力
8. 制度創新是低碳企業的必需選擇
9. 低碳經濟下政府職能的創新特征
10.低碳經濟下法律政策制度的重要性
11.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制度障礙
12.我國循環經濟產業的困境
13.循環經濟發展必須制度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