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授權變成棄權或變成控權;
企業文化與公司制度的脫節;
制度與執行力的關系不正;
執行與獎罰的關系失衡;
戰略與戰術關系的偏廢;
對初級階段與高級階段的認識模糊;
公司與客戶及員工的關系不準;
留人與增員的大起大落;
培訓與活動量管理的尷尬;
激勵客戶與激勵營銷員的關系模糊。
這是為什么呢?
中小企業發展的歷史仍在一條演進的軌跡上快速地前行著,別人的過去,就是我們的未來,所有商業上的興衰都如出一轍。所有前人的失誤或許不會完全重演,但是所有即將發生的悲劇中都無一例外地有著前人失誤的痕跡。正在經歷失敗和困惑苦惱的,是一個“尚未經受考驗”的、活潑成長的中國新興企業群。
如果我們要判斷一家企業是否成熟和穩健,首先要看他在過去的經濟危機中的表現,看它是怎樣渡過成長期中必定會遭遇到的陷阱和危機的。其中“企業經營管理的十大誤區”只是其中的一些不好的方面,謹供參考。
我認為這是中小企業在特定的條件下普遍存在的問題,中小企業和大企業模式不同。中小企業從控制到管理再到營銷呈均等高度切割分配為三份的正三角形,也就是說控制在角上部,管理在中間,營銷在下部占的比例最重,而大企業和中小企業正好是相反,是倒三角形,控制占的比例最重。中小企業重視的是營銷,因為他們注重擴大市場保全自己,而大企業注重整個系統的流程和管理,因為他們已有暢通的銷售渠道,不必為銷售去花太大的精力,所以我們不要拿大企業的道理來說事。一個企業從建立到發展要經歷三個階段:
一是活下來的階段,這個階段是十分痛苦的階段,就像住家過日子一樣先找個住的地方,再有柴、米、油、鹽維持生活;不可操之過急
二是活地累的階段,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考慮怎樣完善系統理順關系,怎樣在鞏固現有的基礎上再上個臺階;怎樣留人,建團隊。。。。
三是活的好的階段,毋庸質疑一切都正常了,小日子過的輕松了,也滋潤了。但也要居安思危。。。。
中小企業從活下來到活地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一不小心就走進了經營管理的誤區,其最明顯的就是領導不敢越位,授權變成棄權,還有另一個極端:企業領導事事親歷親為甚至一竿子插到底,一抓就死,一放就亂。這叫又控權
其次就是懼怕“朝令夕改”,打掉牙往肚里咽?!俺钕Ω摹笔莻€貶義詞,但是放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看待則另當別論。想當年毛偉人最仇恨的敵人就是美帝國主義。在一次乒乓球友誼賽前他曾經下令和哪個國家運動員打都行,就是不邀請美國運動員打,并拒絕了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的申請。可湊巧的是,在世乒賽比賽最后的一天,當中國乒乓球運動員乘坐的大客車就要開車時,突然一個美國運動員科恩錯上了中國的客車,他想下車已來不及了,大家看了他半天沒人理他,處于一種禮節,最后還是世界冠軍莊則棟給他讓了座,并以禮物互贈,形成了中美運動員之間友好交往的亮點,被世界各大媒體報道。中國乒乓球隊當時就把情況報告給了主席,主席大為高興,當時就撤消了他的決定,在美國運動員打點行裝準備回國的時候,他批準邀請美國運動員到中國參加友誼比賽,從此中國和美國建立了友誼,如果不是“朝令夕改”中美友誼說不定什么時候才會開始。
第三就是依賴能人,缺少可復制的系統,孟子講:天時、地利、人和。能人治的時代將不長久,需要系統和模式。。。
第四就是財聚人散還是財散人聚的困惑。老板最怕的就是說話不算話,不兌現承諾
一般來說,企業管理有七個階段:一、創業期管理;二、經驗期管理;三、規范期管理;四、微觀管理;五、職業化管理;六、生命共同體;七、無為而治即精神共同體。中小企業要達到最高的境界,就必須實現中高層管理者的四個轉變:1、從個人型轉到團隊型;2、從業務型轉到管理型;3、從創業型轉到職業型;4、從職能型轉到執行型。
那么解決上述十個誤區對策是什么呢?
一、授權是金,控制是銀;
二、重點研究制度的全面性、嚴密性、科學性、相關性、局限性、階段性和連續性;
三、企業的威嚴靠制度,領導的威信靠結果;
四、公平公正的獎罰才是執行的核心理念;
五、在制定戰略方面要上下結合,實現戰略的勝利;
六、弄清楚角色定位,一步一個臺階發展;
七、建立一個良好、公平、公開、公正的競爭平臺;
八、建立留人的系統工程,減低對能人的依賴,讓麻雀變鳳凰;
九、根據活動量管理的需要去培訓,增減內容;
十、加大對客戶需求的了解,針對客戶設計產品組合,提出整體解決方案,搭建聯系客戶服務客戶的平臺。
改變一念之差,就可層層突破。學習也是一把雙刃劍,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學習,學會應用學來的東西,什么樣的人不困惑?有道的人、有榜樣的人、有流程的人、有策略的人、受過訓練的人他們不困惑,世上任何事情都是與人打交道,沒事的時候多研究研究孔孟之道之類的國粹,也許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很大的幫助. 。
道聚咨詢培訓 施正道 五一之前29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