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歐洲留學經歷和國外多家企業高管經驗的朱教授懷著深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用國際眼光看品牌,用科學態度說品牌,用生動案例剖品牌,用事實真相析品牌,引導人們去認識品牌的真正內涵,以及成就品牌的途徑和方法,盡量向讀者還原品牌的實質,避免企業走入品牌建設的誤區。
品牌不是商標,品牌不是名牌,品牌不是產品,品牌不是設計,打造品牌不能指望狂轟濫炸的廣告和虛張聲勢的策劃,打造品牌不是燒錢運動,中小企業一樣可以做品牌,國有企業也可以做品牌。品牌也一定要從小做起。品牌需要正本清源,品牌需要用心打造,品牌需要擯棄浮躁,品牌需要得到培育。
打造品牌,就像種莊稼。如何打造品牌,朱教授借用毛澤東的農業八字憲法的思想,總結為土、肥、水、種、密、保、管、象八個字,是為品牌八字憲法,另加上三個字:時、光、氣,為如何打造品牌,如何建立品牌成長的生態環境,提出了另一種嶄新的思路。
品牌宗教理論不僅將品牌文化和品牌精神上升到品牌宗教的高度,而且對品牌宗教理論進行了全面的展開和深入的研究,讓更多的人崇尚品牌,敬畏品牌,呵護品牌,通過對品牌的精細解讀,將指導企業的品牌運作實踐,使企業的品牌建設步入健康發展之路。
課程大綱:(16學時)
一、產業鏈利潤微笑曲線
1、施振榮先生的“微笑曲線”解讀
2、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可以帶來持續可觀的利潤
3、我國對外支付的專利權使用費很高
4、我國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企業僅為萬分之三
5、上下游的整合
6、“貿工技”的聯想笑不起來
7、多元化的誤區:沒有核心技術,沒有品牌優勢
8、中國出口規模第一的尷尬與無奈
二、中國品牌之痛
1.七億雙皮鞋不抵一部電影
2.七萬個茶廠不敵一個“立頓”
3.一只瑞士手表=230只中國手表
4.中國的中高檔打火機每個平均不到2美元
5.10美元芭比娃娃中國只賺取0.35美元
6.摩托車的平均利潤不到50元人民幣
7.一億條牛仔褲換一架A380飛機
8.中國成為跨國汽車巨頭最后一塊暴利市場
9.國產手機的市場份額不到20%
10.貼牌生產是“為他人做嫁衣”的殉道
11.全球化中國僅僅得到了一點面包屑
12.沒有品牌的經濟是最浪費的經濟
13.擁有品牌比擁有工廠更重要
三、什么是品牌
1、中國沒有品牌——一石激起千層浪
2、一個品牌,各自表述
3、品牌必須具備的九大基本要素
①品牌必須有足夠的質量保證
②品牌必須是個性化的
③品牌是商品信息的巨大載體
④品牌有豐富的對應式聯想
⑤品牌有極強的創利能力
⑥品牌必須是人性化的
⑦品牌必須有文化含量
⑧品牌一定可持續長久發展
⑨品牌必須是國際化的
4、我們對品牌的定義
四、品牌的特征
五、品牌的功能
1、品牌對企業的功能
2、品牌對消費者的功能
六、幾個常見的品牌誤區
1、品牌誤區之一:品牌就是商標!
2、品牌誤區之二:品牌就是名牌!
3、品牌誤區之三:品牌就是產品!
4、品牌誤區之四:品牌就是打廣告!
5、品牌誤區之五:品牌就是策劃!
6、品牌誤區之六:品牌就是設計!
7、品牌誤區之七:品牌就是營銷!
8、品牌誤區之八:品牌就是燒錢!
9、品牌誤區之九:中小企業不用做品牌!
10、品牌誤區之十:國有企業不需要做品牌!
七、品牌是什么
1、品牌是一種強權(品牌天擇,適者生存)
2、品牌是內圣外王之道
3、品牌是一種軟實力(商業成功越來越取決于軟實力)
4、品牌是一種社會責任(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5、品牌是一種承諾(承諾就是誠信)
6、品牌是一種境界(品牌的人格境界:善信美大圣神)
7、品牌是一種民主(麥當勞嚴格的質量標準是一種民主)
8、品牌是一種博愛(愛是品牌的最高境界)
9、品牌是一種生活方式(品牌是生活方式的和平演變)
10、品牌是一種世界語(東西方文化的融合)
11、品牌是一種從容(“品牌浮躁癥”的幾種表現)
12、品牌是一個大磁場(品牌的聚合效應)
12、品牌就是口碑(口碑就是美譽度,口碑營銷)
13、品牌是一種使命感(歷史感、現實感、使命感)
14、品牌是一種宗教
品牌領袖或品牌的創造者就是教主。
品牌管理、傳播和營銷人員就是傳道士。
品牌生產企業、商店或陳列室就是教堂。
品牌發展史或企業文化手冊就是品牌圣經
品牌的消費者、品牌的追隨者、品牌的工作者、品牌的加盟商、企業的股東就是虔誠的信徒。
顧客不是上帝
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
品牌多神教
品牌精神模型(產品、概念化品牌、公司理念、品牌文化、品牌精神、品牌宗教)
八、品牌八字憲法(外加三字)
1、土:品牌培育、生長、發育的優質土壤
2、肥:品牌成長所需要的思想、觀念
3、水:品牌離不開消費者的灌溉
4、種:品牌的DNA雙螺旋模型
5、密:品牌的產業化和產業的品牌化
6、保:商標、知識產權的保護
7、管:品牌是一個系統工程,要精心管理
8、象:品牌給消費者所展現的全方面的形象
9、時:打造品牌需要時日
10、光:讓品牌在陽光下成長
11、氣:品牌的精神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