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尺寸感知質量控制技術
1.
尺寸感知質量評價體系
a)
關注度
b)
敏感度
2.
尺寸感知質量虛擬現實評審技術及案例
3.
全型面尺寸控制體系
a)
間隙、斷差、平行度(P值)、對齊、對稱
b)
特征線、特征R及面的尺寸控制 – 精準實現造型面要求
c)
分塊區域的視覺平順性控制及評價手段
4.
全型面尺寸SE分析方案及案例
a)
尺寸控制風險點識別
b)
造型與平臺車型的結構匹配性分析
c)
造型與現有工藝的匹配性分析
5.
尺寸行業外觀尺寸精度達成總體情況
二 相關尺寸控制知識
1.
尺寸鏈分析統計學基礎
a)
合格率PP,PPK
b)
短期尺寸精度與長期尺寸精度
2.
平行度、對稱度尺寸鏈計算方法
a)
1D,2D計算案例
b)
3D模擬分析計算對比及算法分析
3.
外觀尺寸一次裝配合格率及人工精調后的合格率分析
4.
沖壓模具尺寸控制與GD&T分析
5.
注塑模具尺寸控制與GD&T分析
a)
模具結構尺寸鏈分析方法及案例
b)
模具全工序尺寸鏈分析方案及案例
c)
沖壓件成型精度預測及工序關鍵特性識別
6.
車身工裝的設計分析
三 基于+/-0.5高質量目標的外觀尺寸達成策略及尺寸鏈控制
1.
前臉區域
a)
典型造型風格分類 – 基于尺寸控制差異化
b)
不同造型風格的外觀尺寸控制點研究
c)
基于不同外觀尺寸空點的分解路徑研究
d)
行業典型的裝配工藝、工裝容差方案歸納及差異對比
e)
行業典型的車身結構(開口尺寸、功能尺寸)容差方案歸納及差異對比
f)
行業內前臉區域外觀尺寸控制容差最佳容差方案介紹(含燈具、保險杠等外飾件)
g)
前臉區域與側圍、四門區域接口尺寸控制策略差異對比
h)
一次裝配與二次人工精調策略的差異
i)
基于+/- 0.5 P0.5的尺寸鏈分解
2.
四門區域
a)
車門系統的偏差源構成
b)
行業典型的鉸鏈結構類型介紹
c)
行業典型的間隙方向容差裝配工藝、工裝方案歸納差異對比
d)
行業內典型的斷差方向容差裝配工藝、工裝方案歸納及差異對比
e)
一次裝配與二次人工精調策略的差異
f)
行業內四門區域外觀尺寸控制最佳容差方案介紹
g)
四門區域外觀尺寸控制最佳容差方案介紹
h)
一次裝配與二次人工精調策略的差異
i)
基于+/-0.5P0.5的尺寸鏈分解
3.
尾門區域
a)
典型造型風格分類 – 基于尺寸鏈控制差異化
b)
不同造型風格的外觀尺寸控制點研究
c)
基于不同外觀尺寸控制點的分解路徑研究
d)
行業內典型的裝配工藝、工裝容差方案歸納及差異對比,含保險杠、燈具等外飾件
e)
車身寬度開口尺寸控制策略差異對比
f)
一次裝配與二次人工精度策略的差異
g)
基于+/-0.5P0.5的尺寸鏈分解
4.
其他系統
a)
前后風擋玻璃周邊尺寸控制策略介紹
b)
主要外裝飾件尺寸控制策略介紹
四 外觀尺寸虛擬匹配技術
1、 造型階段
a)
基于同平臺車型現有設計公差數據庫的外觀尺寸虛擬匹配開展方法及案例
b)
基于同平臺車型現有制造偏差數據庫的外觀尺寸虛擬匹配開展方法及案例
2、 工程化SE階段
a)
基于開發車型產品結構、工藝及公差設計的外觀虛擬匹配開展方法及案例
b)
基于沖壓件CAE尺寸精度精準預測技術的整車外觀虛擬匹配開展方法及案例
3、 工業化及量產階段
a)
基于實測尺寸偏差數據的整車外觀尺寸虛擬匹配開展方法及案例
b)
基于實測尺寸偏差數據的整車外觀尺寸智能匹配開展方法案例
c)
基于實測尺寸偏差數據的整車外觀尺寸智能監控開展方法及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