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與管理的新寵兒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2011年上半年,我國微博用戶數從6311萬暴漲到1.95億,半年新增微博用戶約1.32億人,增長率達208.9%。
隨著微博用戶爆發式的增長,微博營銷的低成本、高速度、大影響等價值逐漸被挖掘出來。目前已有近百家酒店入駐騰訊微博。在最先引微博進入中國的新浪網上搜索,濟南市以酒店身份注冊的微博用戶就有93個,如濟南喜來登酒店、濟南萬達凱悅酒店、濟南天禧舜和商務酒店、山東銀座佳驛酒店等。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微博對營銷人來講非常有吸引力,它的信息傳達更有針對性。通過發布酒店的活動、菜品、服務等信息,能更好地實現品牌灌輸。
粉絲越多 效果越好?
觀察新浪微博中的酒店入戶,能夠發現一個十分鮮明的對比情況:不少酒店的粉絲動輒上萬人,但微博不僅數量少的可憐,話題也沒有原創性,轉載偏多,互動較少。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微博“發威”多少,還得看是否擁有一個活躍系數較高的信息發布平臺,這就要看微博的轉播次數,評論次數,以及轉發別人微博后的二次轉發等等,而非僅看粉絲數量。
新浪微博中,北京麗思卡爾頓酒店粉絲過17萬人。這家酒店結合節日,通過抒情的文字來介紹本酒店的節日期間推出的優惠活動,還將酒店的員工,諸如正在烹制美食的廚師,色彩艷麗的糕點,新推出的生產有機蔬菜的愛心農場,寬闊干凈的游泳池,酒店內部入駐的名人及其參與的活動,酒店近期承接的重要項目等,通過文配圖的方式推出,贏得了粉絲持久穩定的關注率。
微博發力,如何從線上轉線下?
“0成本”,這讓微博的營銷優勢不言而喻。如何將線上資源轉化為線下收益?
微博并非實名制,且沒有預定渠道功能,企業在轉化線上客源上尚有難度。目前大部分酒店微博活動常采用的模式為:將粉絲通過微博引到酒店另一活動平臺,實現在線預訂,通過平臺的整合實現客源的整合。
喜達屋集團旗下9大酒店品牌在大陸地區針對微博開展了中國區營銷計劃,共分為宣傳階段和增長收入階段。在長達半月左右的宣傳期,將主要通過制造話題,引發關注和討論,吸引部分受眾群。到8月份的第二周預計將進入增長收入階段,通過長達兩個月的有獎活動,刺激消費,轉化價值。
更多的企業設立微博只是“嘗鮮”,并沒有放太多精力。
對此,山東大學管理學院旅游系副教授許峰認為,酒店做微博營銷可以兩條腿走路:一是像喜達屋集團做品牌營銷,借此實現傳統營銷方式向新興營銷方式的拓展;二是隱性營銷,尋找具有商業價值的微博賬號,進行階段性、計劃性、有償性的事件信息發布,借助該有影響力的微博賬號形成轟動效應。
做得比較成功的微博往往背后都有強有力的商業運作。旅游企業尚未摸清微博背后的運營機制,絕大多數來做實體營銷,停留在依靠發布產品信息培育信息源階段,廣告色彩太重,能否互動起來還有待推敲。
目前尚無微博營銷績效評估機制,有些企業不妨由做信息源轉到尋找信息中介,借助知名微博,發布自家信息,更容易實現市場滲透。許峰還強調,微博內容一定要有話題引導式的,通過講故事、發心情等人性化方式賣信息來引導消費,而非直白地賣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