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要在互聯網上推廣產品和服務、獲取用戶,首先要學會用“互聯網思維”去思考。
1、用戶思維
法則1:得“屌絲”者得天下
這是一個人人自稱“屌絲”而骨子里認為自己是“高富帥”和“白富美”的時代。QQ、百度、淘寶、微信、YY、小米,無一不是攜眾“屌絲”以成霸業。
法則2:兜售參與感
一種是按需定制,廠商提供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產品,如海爾的定制冰箱;另一種是在用戶的參與中去優化產品,如把新品設計的款式讓粉絲投票,粉絲決定了最終的潮流趨勢,自然也會為這些產品買單。
法則3:體驗至上
好的用戶體驗從細節開始,并貫穿于每一個細節,這種感知要超出用戶預期,給用戶帶來驚喜,貫穿品牌與消費者溝通的整個鏈條。
2、簡約思維
法則4:專注,少即是多
品牌定位也要專注,給消費者一個選擇你的理由,一個就足夠。大道至簡,專注才有力量,才能做到極致。
法則5:簡約即是美
產品設計方面要做減法。外觀簡潔,內在操作流程簡化。
3、極致思維
法則6:打造讓用戶尖叫的產品
用極限思維打造極致的產品。方法論有三條:第一,需求要抓得準;第二,自己要逼得狠;第三,管理要盯得緊。
法則7:服務即營銷
阿芙精油是知名的淘寶品牌,對服務體驗極致追求:客服24小時在線,配置Thinkpad小紅帽筆記本,切換窗口便捷,減少客戶幾秒鐘的等待時間;設首席驚喜官,每天在用戶留言中尋找潛在的推銷員或專家,為可能的“意見領袖”制造驚喜。
4、迭代思維
法則8:精益創業,快速迭代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有快速地對消費者需求做出反應,產品才更容易貼近消費者。Zynga游戲公司每周對游戲進行數次更新,小米MIUI系統堅持每周迭代,就連雕爺牛腩的菜單也是每月更新。
5、流量思維
流量意味著體量,體量意味著分量。“目光聚集之處,金錢必將追隨”。
法則9:免費是為了更好地收費
互聯網產品大多用免費策略極力爭取用戶、鎖定用戶。注意力經濟時代,先把流量做上去,才有機會思考后面的問題。
6、社會化思維
法則10:利用好社會化媒體
一個智能手表的品牌,通過10條微信,近100個微信群討論,3千多人轉發,11小時訂單金額900多萬元。這就是微信朋友圈社會化營銷的魅力。口碑營銷不是自說自話,一定是站在用戶的角度、以用戶的方式和用戶溝通。
法則11:眾包協作
眾包是以“蜂群思維”和層級架構為核心的互聯網協作模式,維基百科就是典型的眾包產品。
7、大數據思維
法則12:小企業也要有大數據
用戶在網絡上一般會產生信息、行為、關系三個層面的數據,這些數據的沉淀,有助于企業進行預測和決策。
法則13:你的用戶是每個人
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企業的營銷策略應該針對個性化用戶做精準營銷。
8、平臺思維
法則14:打造多方共贏的生態圈
平臺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個多主體共贏互利的生態圈。將來的平臺之爭,一定是生態圈之間的競爭。如百度、阿里、騰訊圍繞搜索、電商、社交分別建立生態圈。
法則15:讓企業成為員工的平臺
互聯網的組織變革,都是圍繞著如何打造內部“平臺型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