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智慧在于“和諧”
《周易》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這個智慧就是“和”。近些年來,人們終于又發現了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和諧”,這是很大的收獲,也是很值得闡發的。
前面論道,《周易》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這個智慧是什么呢?就是“和”。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像是一個大海綿體,能夠把各種不同的東西整合為一個整體,早在堯的時代就開始這種整合了,經過了夏商周,一直到春秋戰國,華夏就正式形成了。春秋戰國,雖然是百家爭鳴,互相之間也斗得不可開交,可是到了漢代又整合了。這就是《周易》說的:“一致百慮,殊途同歸。”
我曾說,《周易》的智慧,代表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這種精神,其核心價值,可以用故宮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名字來表示。什么意思?就是和諧,“太和”是最高的和諧;“中和”是陰陽相互協調產生的和諧;“保和”就是當它不和諧的時候,進行一種管理調節使它和諧。這些完全是《周易》的思想。孔子寫《十翼》,把宗教書改造為哲學書時,就已經反復說到和諧的道理了,所謂“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作為一種核心的價值觀,它凝聚了中華民族精神,幾千年來賡續不斷,生生不息。
這里我們不妨以八卦為例,看看《周易》的和諧思想。八卦代表八種自然界的物質: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天和地相對,雷和風相對,水和火相對,山和澤相對。所有自然界的八種物質都是兩兩相對,相互依存,你也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你,共同來構建互動的關系。比如,天和地,如果天在上地在下,即乾在上坤在下,兩卦相重組成一個否卦,否就是不通。倒過來,地在上天在下,即坤在上乾在下,兩卦相重組成一個泰卦,這叫天地交泰。《周易》反對否,因為它的結果是背道而馳,不相交,天陽上升,地陰下降,不搭界,什么事情都辦不成。反過來說,如果天在下,地在上,地氣下降,天氣上升,天地交,這是很好的一件事。所以陰和陽,排列組合,有的是優化組合,有的則不是。整個八卦都是講這個道理的。所以,不懂八卦就是不懂得和諧,不懂《周易》也就很難深入理解和諧的奧義。
過去很長一段時期,人們對此不認識,把這個給忘掉了,想的不是和諧,而是斗爭。和諧與斗爭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當然,20世紀中國人把斗爭放在第一位,與天斗,與地斗,也并非沒有原因,原因就在于那時民族面臨危機,面對帝國主義,面對階級問題,中國人要發揮作用,不斗是不行的。但要知道斗之外,還有一個和,這兩者是二位一體的,而且“和”比“斗”還重要。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應該是由“斗”轉變到“和”才對的,可是當時沒有做,還是繼續斗。這方面我們是有深刻教訓的。
近些年來,經過不斷反思,人們終于又發現了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和諧”,這是很大的收獲,也是很值得闡發的。
更多資訊請關注:
QQ空間:https://user.qzone.qq.com/78576049
新浪博客:https://blog.sina.com.cn/dirzhs
中華講師網:http://img1.jiangshi.org/v1/11025/
【百度貼吧】--
【北京算命吧】https://tieba.baidu.com/f?ie=utf-8&kw=北京算命
【北京風水吧】ieba.baidu.com/f?ie=utf-8&kw=北京風水
【朱洪生吧】 https://tieba.baidu.com/f?ie=utf-8&kw=朱洪生
歡迎交流賜教! QQ:78576049 手機:13323452800
地址:中國.北京燕郊經濟開發區神威路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