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們都以為易學不僅枯燥,而且非常深奧,因為《周易》很難懂,各種術數方法也很難學,即使對占卦、八字算命、風水術之類用來判斷吉兇的方法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會由于認為易學是一門高難度的學問而望而卻步。但是,如果易學真的是復雜高深的,那么我們實在是低估了自然的智慧。易學是非常簡明的,也是非常生動的。如果以傳統術數的 “術”的層次的思路去學習去思考,必然會又累又困惑,只有從“道”的層次的思路去理解去領悟,才能輕松地跨入易學的大門。事實上,易學應用的學習難度絕不會超出初中階段,但是,易學方法的靈活性卻是沒有限度的。
我自己就有非常深刻的體會。至今我的易學學習和探究的歷程,可以大致概括為四個階段,我把它們形容為“點、線、面、體”。最初是“點”的階段,只知道看了書上講的各種具體方法具體技巧后再試著照搬照套,比如占卦里的“體用生克”、“世應關系”等等如何分析,八字方法中的 “歲運并臨”、“傷官見官”等等如何判斷,也無從辨別這些方法、技巧、口訣、斷語究竟哪些有道理哪些沒道理。第二階段是“線”的階段,是在 “點”的階段的基礎上,大致能夠運用某種術數方法,比如,能通過占卦對多種事項進行分析判斷,能對生辰八字進行整體分析。不過,即使這樣,實際上自己心里也完全沒有太多把握,準確程度也不高。第三階段是“面” 的階段,在領悟了易學的象的思維方式之后,就像擁有了易學的一只火眼金睛,能夠以比以往明顯合理的思路,將多種易學方法易學工具——占卦、八字、漢字、風水等等靈活地運用,并加以具體技巧的融匯,提高了準確度和解決日常具體問題的有效性。這一階段比起前兩個階段,是質的提升,是從對易學的被動學習和接受轉向主動理解和識別,甚至開始具體技巧上的創新,易學不再是枯燥抽象、令人昏昏欲睡的,而是生動有趣并且充滿驚喜的。第四階段是“體”的階段。這個階段已經擁有的收獲是:領悟了易學的另外幾只火眼金睛——易學的根本思維原則,使自己的易學思維更趨合理,也使自身對于建構易學應用的理論體系的理解更為完善;理論上的完善幫助自己發現了更多的易學方法的奧秘,進而對各種易學工具更為大幅度地靈活運用和創新運用;等等。
。。。。。。
實際上,易學的簡明是與靈活緊密相聯的。幾乎每個人在學習過程中,都希望能直接學到一些最管用的絕招,都希望在掌握了這些絕招之后很快就能成為高手。這是普遍存在的一個相當大的誤區。我以前剛接觸易學,也是這種想法。但是,在不斷思考、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漸漸領悟到易學的奧秘,才體會到易學的精髓、易學的絕招,并不是一些具體的一招一式,而是合理的思維方式。無論是發掘信息還是解決問題,易學的方法都不是唯一的。思路越是靈活,越是遵循道法自然,方法就越簡單越有效,而且,奇妙的是,往往一種新的合理的思路就能催生一系列的技巧的創新;反之,也就越是復雜和低效。
所以,法無定法,易學雖然有一些具體的模型方法、模型工具,但是,這些方法、工具的使用并沒有絕對固定不變的、千篇一律的套路。當我們真正領悟了易學的思維方式,我們就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實際要求,選擇或創造出合適的招招式式來分析問題應對問題,就好像捕獵時,應該根據不同的獵物,使用具體不同的捕獵工具,如果遇到新的從沒遇見的獵物,而且以往的捕獵工具都不適合時,就應該設計新的更有效的工具。也就是說,應當以合理的易學思維靈活地駕馭各種模型、工具,而不是由各種模型、工具來束縛限制甚至誤導思維。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真正發現易學世界的精彩,才會真正感受到探究奧秘的樂趣和易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