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辟谷其練習方式都是以脊柱為中心進行練習的。國醫學對頸肩腰腿痛早有記載,對其病因的認識,腎藏有先天之也很深刻。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精,為臟腑之本。腎藏精,精生髓,髓養骨。人體骨骼的支撐、運動強度和耐久力的維持,主要決定于腎。若腎精不足,骨髓空虛,便會出現腰痛、膝軟、脛酸、足跟痛,甚至腰脊不舉、足不由身等癥。另一方面,肝藏血,血養筋,附著于關節周圍的筋膜、肌腱、韌帶、關節囊、神經等組織的一切運動都離不開血液的供給。只有肝藏血的功能正常,肝血充足,人體的運動才能靈活自如。既不會收縮過度而發生痙攣拘急,也不會弛軟無力而導致痿軟遲鈍。若肝血虛,筋脈得不到濡養,則產生腰腿疼痛或下肢筋脈痙攣麻木。禪修辟谷體位練習都是以脊柱為中伸展、擠壓、擰轉等心進行的,通過對臟腑的牽拉、擠壓、伸展等姿勢,來達到對全身的按摩和血液的調節強化或者限制能量供給。 禪修辟谷認為,人體的存在不僅需要形體作為其存在與活動的基礎,而且需要氣作為其生命活動的動力,同時更需要“心神”作為其活動的主宰,人體在本質上是形氣神三者的統一體。形氣神分離,人體也就死亡了。 瑜伽鍛煉可調節營衛氣血。人體氣血虧虛, 陽氣不足,腠理空疏,衛陽不固時,風寒濕邪易乘諸痛皆由氣血瘀滯不通虛侵襲,發生頸肩腰腿痛。 若所致。用力過度,脈絡充血而外滲,可形成瘀血。心氣不足,血流不暢,血液瘀滯,也可形成瘀血。瘀處于腰部,疼痛由生。由此可知,頸肩腰腿痛與肝腎虛衰、正氣不足、氣血瘀滯和感受風寒濕邪及過度勞累關系密切。禪修辟谷的呼吸練習,可以達到對人體氣機的調節。而體位的練習可起到中醫推拿、按摩、功能鍛煉等效果,達到緩解疲勞,促進全身血液供給的目的。
禪修辟谷與中醫臟腑理論 :禪修辟谷的體位法可刺激腺體,按摩內臟,松弛神 經,伸展肌肉,強化身體,鎮靜心靈。禪修辟谷各種方法,其意義為在某一個舒適的動作或姿勢上維持一段時間。藉由一些扭轉彎曲伸展的靜態動作,及動作間的止息時間,刺激腺體,按摩內臟,有松弛神經、伸展肌肉、強化身體、心寧氣斂的功效。自古禪修辟谷練習者觀察動物,發覺到它們的活動、松弛、睡眠等本能的習性,及這些動物在生病時如何利用自然的方法來治療疾病,模仿一些對人有益的動作發展而成。從而形成現代輔助治療疾病,修心養性,養生行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