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第一醫學,西醫是第二醫學,而營養醫學將成為第三醫學。
未來醫學的發展趨勢是營養醫學,早知道就會早健康!這對中國來說還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幾乎所有的人都可能認為疾病只有用藥物去治療,營養怎么可能被用來治病呢?營養是生命的源泉。那讓我們來看這樣一個事實:如果一個健康的人7—10天不吃任何食物,你說會發生什么事情?不容置疑,這個人肯定會死掉。人用來維持生命的主要東西除了空氣和水以外就是食物,也就是食物里面的營養給予了人的生命。營養是各種生命的源泉。人從胚胎形成的一瞬間到生命的結束,營養無時無刻不滋養著人的生命,這就是“營養與生命”的關系。誰最健康?下面我們來看看“營養與健康”的關系。假設有甲、乙、丙三個身體狀況一樣并非常健康的人,將他們處于三種不同的生活環境:甲的生活環境是每餐飲食營養科學、均衡,乙的生活環境是每餐大魚大肉、酗酒,而丙的生活環境是每餐飲食結構單調:饅頭、稀飯、咸菜。當他們經過一段時間后,再來看看他們的身體狀況,誰還是健康的?顯而易見,甲身體是健康的,乙、丙兩人分別因為營養過剩和營養不良而失去健康。人體每分鐘有近50萬個細胞死亡,對于成年人來講,產生的新細胞與死亡的老細胞應該是相等的即為健康。如果每天所需的營養沒有及時補充,那么每天死亡的細胞照樣會死亡,而每天新生的細胞數量則會減少,久而久之細胞的數量越來越少,無論是表面皮膚還是內臟器官的功能必然會衰減(全球不肥而節食減肥的智弱女幾乎都是從乳房到內臟、大腦、子宮嚴重萎縮,致病致殘者無數:智力低下、頭暈、抑郁、閉經、不孕不育、免疫力低下、感冒、貧血、白血病等),人就會患各種各樣的疾病,人的壽命縮短了。很多人依靠藥物控制疾病,看看我們身邊那些身患疾病的人: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風、乙肝、脂肪肝、甲亢、關節炎、胃炎、嚴重失眠、癌癥、抑郁癥等,面對這一大堆常見慢性病,通過藥物可以將疾病治愈?其實藥物頂多就是將慢性病癥控制在一定范圍內,能做到這一點已經算不錯了。營養修復細胞。而真正能讓自己康復的絕對不是藥物,因為藥物的成分不是細胞修復所需要的成分。而一旦給足時間,調節膳食平衡——補充體內缺乏和限制過剩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脂肪等這些人體構成所需要的材料,人體就會啟動自我修復的過程。所有的植物、動物和人類都有很強的自我修復能力和完善的自愈系統,可以面對自然界的各種嚴酷環境的傷害,而得以生存并繁衍至今。植物和動物收到傷害都有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人的皮膚割破了是靠什么愈合的呢?經過上百萬年形成的人體結構是非常復雜和完美的,是無比精確和緊密的一個完整的體系,它們各系統之間是那樣準確而有序地互相協調的工作,保持一種高度的平衡和同步。強大的自愈能力在營養的支持下,它盡最大的努力維持著人體的生命狀態。 割破的皮膚愈合首先是身體自動地先做局部消毒,局部凝血,然后筑起疤痕組織以防止細菌及有害物質入侵,再接著進行新的皮膚制造,等新的皮膚做好,疤痕會自動脫落,接著補充色素,恢復與周圍同樣的膚質與顏色。這一切修復步驟幾乎就是在受傷的同時就開始進行了,所用的材料就是我們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這一切都是人體自動來完成的。
人類不能造出血液、皮膚、臟器等這些具體有生命的東西。換句話說,人類不可能造出任何具有生命的東西,包括修復有生命的東西。割破的傷痕千萬不要認為是藥物使傷口長好的,藥只能起到輔助消毒的作用。如果藥物能讓人的皮膚愈合,那么可不可以讓一個生命已結束的死人傷口愈合呢?折斷的腿要是想重新接上,只要將折斷骨頭對好,身體自然將它連接起來并完好如初。我們大量臨床經驗是:營養豐富、體質好的人,無論是皮膚還是骨骼破損處康復后都會比原來更加牢固。有的人皮膚破損康復后甚至會出現凸起的疤痕,其實,這種疤痕越大反而說明這個人體質越好,修復能力極強,骨骼也是如此。我們細心觀察和統計過,這樣的人并不多見,因為大部分人身體都不是科學的最佳狀態,身心智同時健康者極少。
當人體任何部位受損需要修復,如果修復的“材料”不足,也就是營養物質有所欠缺,那么修復工作就會受阻,甚至是長期難以康復。即便是病情、年齡相同或手術方法都一樣,每個人的康復速度都是不一樣的,而康復的快慢主要是由營養物質科學性決定的即你是否缺乏某種疾病所必須的康復食物或者影響某種疾病康復的物質過剩,比如:木耳吃多了不僅會影響前列腺疾病康復甚至還會加速前列腺病情,茶葉多喝少喝都會對骨骼的疾病、健康造成影響等,不同食物防治不同疾病,不同疾病需要各種不同食物(好像處方中藥分為君臣佐使),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舉,總之,膳食最高境界是因人而異即符合個性化、科學、中庸之道。人體的細胞構成組織,組織構成器官,器官構成人體系統。構成細胞的物質來自于從我們食物中所攝取的營養物質,它們被人體利用,滋養著我們體內的細胞,還可以修復受損的細胞組織。也就是說人的身體只認與它一起經過上百萬年來進化的食物和食物中所含有的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就是人的生命三大體系:“新生細胞體系、滋養細胞體系和修復細胞體系”的原材料。
食物的質量決定了營養的質量,營養的質量決定了細胞的質量,細胞的質量也就決定了器官的質量,器官的質量也就決定了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質量。1、新生細胞如不好,會加速器官衰老、萎縮、功能下降;2、滋養細胞如不好,輕則容易疲勞,重則會導致人體的免疫能力下降,虛弱多??;3、修復細胞如不好,受損的細胞得不到及時修復,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就會在某一個器官或組織上產生病變,直接危害人體的健康和生命。很多化學合成藥物都難以幫助修補受損的細胞和組織 ,因為人是食物制造出來的,而不是藥物制造出來的。
綜上所述,人只要讓他的營養充足和均衡,也就是讓人的生命三大體系:新生細胞、滋養細胞、修復細胞的“原材料”充足,讓他們的工作處于最佳狀態,人就一定擁有健康。反之,人就會不健康和患上各種疾病,其原因就是因為營養的不均衡引起的,營養引起的問題就應該用營養來解決,可人們往往把營養引起的問題不是用營養來解決,而是用藥物來解決,所以就造成了幾乎所有的慢性疾病都很難治愈的結果。不管醫生宣稱你得的是怎么樣的絕癥,都有康復的機會和可能,決定這種可能性的核心取決于營養技術先進性即診斷、分析和治療三者之間的科學性、邏輯關系吻合度。
因為所有人身上的細胞在經過六個月左右的時間,大部分細胞組織都會被更新90%,產生新的組織。胃細胞大約7天更新一次;皮膚細胞大約28天左右更新一次;肝臟細胞大約在180天更換一次;紅血球細胞大約120天更新一次……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身體98%的細胞都會被重新更新一遍。只要營養個性化、科學,受損的器官通過細胞的不斷“新陳代謝”和“自我修復”,經過一段時間,受損的組織和器官就會被“軟性置換”,產生出“新”的組織與器官,獲得健康和新的生命。
因為人天生有這個本事。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絕癥,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無知”,“萬事有原因”世界上任何問題和疾病都是有原因的,找到原因和解決方法就能解決問題。人一定要給自己身體足夠的、科學的營養物質,健康才會伴隨著你!如果是傳染病、急救、急性病應該到醫院,對于慢性病“真正的醫生是科學營養,真正的營養就是伴隨你從小長大的食物”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第一條就是合理膳食(膳食平衡)。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曾這樣說過:“未來的醫生不再給病人藥物而是引導病人們多關注人體結構、飲食的保養以及疾病的起因和預防。”營養防治疾病這一觀點一旦被大多數人所理解、接受,疾病對人類困擾的可能性會大大減少。智力和營養技術的高低決定疾病的多少和健康程度。(作者:北京市身心智醫學研究所、科學營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