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內容
第一章:新質生產力概述
1. 新質生產力的定義與特征
(1) 定義: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的先進生產力質態。
(2) 特征: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創新為核心,質優為關鍵,先進生產力為本質。
2. 新質生產力的起源與發展
(1) 總書記的首次提出及李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強調。
(2) 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背景、現狀與未來趨勢。
第二章: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1. 技術革命性突破
(1) 技術創新對新質生產力的推動作用。
(2) 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與科技創新成果的應用。
2. 生產要素的創新性配置
(1) 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的優化組合。
(2) 數字化、人工智能化等新型生產要素的引入。
3. 產業深度轉型升級
(1) 產業鏈高端化進程加速與國際合作競爭加劇。
(2) 傳統產業向新質生產力轉型的路徑與策略。
第三章: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趨勢與挑戰
1. 新經濟基礎設施的建設
(1) 信息經濟基礎設施與工業經濟基礎設施的發展。
(2) 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
2. 可持續發展與氣候變化
(1) 低碳技術、綠色生產方式的應用與推廣。
(2) 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的融合。
3. 國際競爭與合作
(1) 新質生產力對于中國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深遠影響。
(2) “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新質生產力發展機遇。
第四章:創新思維與應用
1. 創新思維的概念與內涵
(1) 創新是創造資源,改變現存物質財富創造潛力的方式。
(2) 創新的六大領域與品質要求。
2. 創新思維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1) 技術創新、體制創新、思想創新的具體案例。
(2) 業務融合創新的“三三三法”實踐。
第五章:AIGC技術與新質生產力的結合
1. AIGC的定義與發展
(1) 利用AI生成內容的新型創作方式。
(2) AIGC在文本、音頻、視頻生成中的應用。
2. AIGC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應用
(1) AI全面驅動的業務和管理模式變革。
(2) AIGC在電商、傳媒、教育、金融等行業的應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