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8日,湖北稻花香集團與河北省成安縣簽訂白酒項目投資協議,稻花香集團將投資3億元在成安縣興建白酒項目,占地200畝,于2013年正式投產。
2013年8月5日,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與河北省邯鄲市政府等簽署合作協議,五糧液投資2.55億元建白酒生產基地。五糧液河北基地位于邯鄲市臨漳縣,新公司生產與銷售的品牌將納入五糧液股份公司整體規劃,每一滴酒都是直接從四川宜賓輸送優質基酒到臨漳縣進行勾調灌裝,力爭通過3-4年努力,打造出銷售規模上10億元的區域品牌。
2013年8月27日上午,瀘州老窖華北基地項目在鹿泉市綠島火炬園區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由瀘州老窖集團和石家莊橋西糖煙酒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總投資30億元,主要建設成品生產、基酒儲存、倉儲物流和基地生活服務配套設施等。項目預計于2014年5月份竣工投產,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利稅10億元。
解讀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因何選擇河北建基地:
一、河北歷來就是白酒消費大省,河北人經常自夸“自古燕趙多悲壯之士――善豪飲!”,還素有“中國白酒消費最大的市是邯鄲市,最大的縣市圍場縣”之說。河北省一年的白酒消費容量在200億元左右,但河北本土企業在河北的本省的銷售才占到40%左右。其余大部分市場份額被外面品牌占有,尤其是“川酒”在河北市場的份額最大。
二、在河北建基地可以大大降低成產、物流等成本,提高在當地市場的競爭力。
三、除了老白干、山莊、板城、叢臺、劉伶醉等品牌之外,河北各地的酒企大部分都觀念陳舊、管理機制老化、營銷理論和營銷模式匱乏、營銷人才短缺、品牌意識落后等導致了企業甚至連當地市、縣都走不出去,從而為外來品牌長驅直入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四、河北內環北京和天津兩大都市,經濟相互輻射和滲透,構成了京津冀經濟區。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建立,京津冀地區的經濟融合程度和相互開放程度有了較大的提高。京津冀經濟區擁有1.2億消費群體,市場容量占全國大陸總量的10%以上,是中國市場容量最大的地區之一。另外河北省是華東、華南和西南等地區連接“三北”(東北、西北、華北)地區的樞紐地帶和商品流通的中轉站,也是“三北”地區的重要出海通道。自古以來河北就是中國北方著名的商品集散地。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這一地區的市場潛力必將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因此,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在河北建基地可立足河北市場,還可以進入北京、天津市場、輻射“三北”市場,擁有極大空間和開拓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