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湯(暢銷書作家、著名傳媒出品人、現任上海電影學院藝術創意委員會主席)
重慶人說話一直非常幽默,我在很多地方演講和在電視上做節目時,都經常被人硬邀要說幾句。但最近有個人卻在重慶開展了一項教人講話的業務,這個人叫樊榮強,他強調“話是觀念的表達”。
初識樊榮強是十多年前,第一印象是機靈,他時任重慶長壽縣縣長李科的秘書。當時我在廣州《亞太經濟時報》任職,那時廣州很牛,是改革開放前沿的中心。我們報紙不斷利用廣州寬松的環境拋出一個個新觀念和新主張,比如國際經濟大循環、股份制改造、資本運作和房地產開發等等。
李科也是一個極有想法的縣官,他多次來廣東考察,也請我去過長壽。長壽那地方好呀,只可惜當時各種制約太多,盡管李科費盡心機,他的才華也多數折曲。但做秘書的樊榮強卻下海離開了長壽,他也到了廣東。隨后在廣東的媒體上逐步開始出現他的名字,當我知道這個“樊榮強”就是李科那位年輕機靈的秘書時,他已經出版了《順德制造》、《珠三角洲批判》等著作。
說實話他的很多觀點是超前的,當珠三角正在為低價值的加工業利潤而沾沾自喜時,一大批有識之士就已經看到它災難性的后果,其中就有樊榮強。從最近幾年珠三角大批加工業倒閉的趨勢看,中國企業如果再不從“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創造”,其前景肯定是死路一條!
“中國制造”就是像羊群一樣按來料加工為別人生產,“中國創造”卻需要狼一樣的心態去為自己博擊和創造。中國要想在全球擁有合理的話語權,一要力主創造,二要學會表達。
為了讓自己的家鄉不完全步珠三角的后塵,為了家鄉有更多的創造和表達,樊榮強回到了重慶,他腳踏實地從基本做起:培訓商業界人士講話。
這不是一件小事,我一直認為世上的所有矛盾都是不會講話造成的。每個人都知道人與人需要溝通,但怎樣溝通卻并不一定知道。樊榮強教人講話,就是教人如何提高溝通的能力和境界。事實上在高境界的語境中與人溝通,就很容易產生“創造”的靈感。如果重慶經濟界人士都能站在當代國際經濟最前沿的話語通道上講話,重慶經濟的發展就會有一條以“創新、交流、高效”構筑的新路,這將是重慶的喜、家鄉人民的福!
由此,我覺得樊榮強先生的路是值得大批企業家、高管及銷售人員、大學生等人跟進,因為改變觀念、改變表達就等于改變生命存在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