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移民?
在馬來西亞云頂賭場外的老地方餐廳
馬來西亞云頂賭場門前
新加坡路過香港機場轉機
在新加坡,500萬人口之中,70%是華人。在馬來西亞,2756萬人口中,20%是華人。兩國的華人,大都是19世紀60年代“下南洋”的華人移民的后代。雖然他們經歷了苦難,而今終于獲得在新加坡很高,在馬來西亞較高的地位。
這讓我思考移民這個問題。
我于1992年11月由重慶去廣東,生活了差不多12年,于2004年3月又回到重慶。原本把戶口也遷到了廣東順德,唱起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調調,以為這一生就在廣東過完。不曾想,因為朋友的邀請與事業的需要,又折返重慶發展,而今,一恍又過去了8年。以目前的狀況看,仿佛以后就會在重慶終老了。
移民有兩種,一種是在國內移民,一種往是國外移民。
國內移民我算是經歷過了,這段經歷也成了我人生最富貴的精神財富。雖然遭遇過不少的坎坷挫折,但今天回憶起來,還是充滿自足,畢竟,我經歷過。而人生所追求的,真的也許就是經歷,而不是結局。
在今年的元旦,我自駕游到了一趟成都,距離上次2004年已經是7年多了。雖然成都的變化與今天的市容市貌讓我失望,但也想不妨在那里生活一年半載。再說遠點,國內有城市,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在以下10個城市都過上半年,包括:北京、上海、成都、大連、青島、深圳、西安、哈爾濱、蘇州、廈門。這個夢想可以實現嗎?
而往國外移民,談何容易?或者要問,為什么要移民?移去之后我又能生存嗎?
在新加坡回國班機上,旁邊坐了一位江蘇男人,40來歲,他說是在新加坡打工,在一家為芯片集團做設備維修的小公司上班。他一年下來有15萬元人民幣,除掉用度還能留下10萬元。不過他并沒有移民的愿望,雖然老板鼓動他去參加技能資格考試,然后拿個綠卡。他主要是想自己已經過了闖蕩的年齡了,如果20多歲,他可能會移民。
我曾在廣東時看香港亞洲電視制作播出的一套節目《尋找他鄉的故事》,大約100集,采訪介紹的是世界各地的一些不知名的華人移民,有辛酸,也有歡樂,是一個非常勵志的節目。那個時候,我也經常想,早年自己為什么沒有想過去移民呢?
看看我們身邊的人,家里很少或根本就沒有人移民,祖祖輩輩,世世代代,都生活在一個地方。為什么不能發生一點改變呢?人們總是不容易在一種相對穩定的格局中突破。
只可惜人生苦短,現在我是沒法再做移民夢了,而且,所謂移民,如果真的要在一種完全不同的文化環境之中生活,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如果哪一天,能夠去某些個國家生活一年半載而不移民,那倒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