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業務組件化的要義
? ? ? 昨天向各位朋友簡單介紹了企業架構方法興起的背景,大家也明白了企業在內外部都激烈變動的環境下,既要面對變化不斷變革,又要保持業務運營的穩定,這是時代擺在全球每一個企業面前的新常態,善于變化成為了企業的一種核心能力,只有這樣的企業才有能力在互聯網時代贏得好業務。
? ? ? ?而大部分中國企業在變革時具有“知易行難”的特點,明明知道要變,也想好了往哪里變,但實踐當中就是變不了,變不好,一變就亂,一變就失控。其實企業變革的過程恰恰檢驗了其是否具有扎扎實實的企業管理和基礎設施水平, 這些恰恰是表面上業績快速成長的中國私營企業的薄弱環節,很多中國私營企業主心里很急,也很想改變,熱情很高,可是耐心不夠,也不愿多講章法,凡事言畢要務實落地,卻不愿意有耐心全面了解前因后果,迷信葵花秘籍和立竿見影就脫胎換骨的奇跡,有時輕易就拒絕甚至否定看上去很復雜的方法,應該說有這種心態的私營企業家不在少數,這些人靖笙是幫不上的了,他們可能去找劉一秒大師更加合適。其實說易行難,很多表面善變的老板,他們的企業的經營模式、業務流程和組織結構在現實中卻很難做出真正的改變,或者說真正意義的建構,變革在盲目的朝令夕改中只會變得更糟糕,最后埋單的也只有這些企業家自己了,這樣的私企在互聯網面前大幅倒閉也是高概率事件了,互聯網時代的競爭本身就是高效率淘汰低效率,對傳統行業的洗牌隨著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深入,只會更加劇烈。
? ? ? ? 組件化表面上很簡單很美好,就像樂高積木搭的模型讓企業不斷重構,實際上很難,是極其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如果大家只是看到樂高積木的玩法那就錯了,組件化簡單的外表背后是每個組件專業化的內幕,如果企業所有的業務職能和資源還不能合理地分配到每個可以高效運作的業務組件,并且能讓業務組件間的關系順暢嚙合,沒有這樣的積木做基礎,又能怎么快速搭建出更高級的造型呢?
? ? ? ?以IBM自身舉例,IBM在105年的歷史中,歷經兩次世界大戰、數次經濟危機和多次顛覆性破壞性的產業變革,不但能基業長青,還越來越善于轉型和變革。在IBM,變革是常態,任何變革一旦部署,就能立刻得到全球幾十萬員工堅決、迅速而有效的執行,這一點讓業界覺得很不可思議,秘訣在于IBM的每個業務功能部件都做到很專業,有先進的It系統和智慧型基礎設施支撐,加上IBM崇尚創新,敢做有為的組織文化,執行力很強,而在這個基礎之上,IBM還給各級領導者賦予強有力的工具和體系,將變革意圖落實為具體行動,及時提供關鍵信息,有力地管控變革的過程,填平宏觀戰略和日常工作之間巨大的組織鴻溝,以此形成了全球化靈活高效的企業運營模式。有這樣的企業運營模式,公司不管是誰走了,都不會有多大影響,每個IBM員工,即使是榮獲過諾貝爾獎的12位頂尖科學家,也不過是這臺超級龐大的商業機器中一個零件而已。
? ? ? 因此,成功實現業務組件化的要義不在于做大,而在于做細,話說到這里,還是聽聽老子兩千六百年前說過的話吧:“為難于其易 為大于其細 圣人終不為大 故能成其大 輕諾必寡信 多易必多難 故圣人尤難之 故終無難矣“,大智慧是也,無須多言了。
? ? ? ? 如不能深入理解專業化這個要義,到下面的內容就很容易在細節的迷宮中迷糊了。
企業架構有什么?
? ? ?好了,我們回到關于企業架構有什么的話題,雖然可以用圖紙形象理解,但企業架構的正式定義是一種對企業多角度的綜合描述,它反映了企業的人、流程、技術的組織和安排,實現對企業從戰略到業務到IT的一致的系統性描述,確保企業各個部分在轉型中能有機組成一個整體。
? ? ? 這個定義我們要抓住的關鍵詞是整體:一方面,現在的企業越來越需要從一個整體來考慮各個具體業務活動的安排,以避免從戰略到執行存在不一致和脫節,這對于轉型的成功非常重要;另外一方面,企業架構作為一套圖紙,所反映的也是一個整體,只是企業架構中的內容是從不同的角度描述這個整體,面對不同的使用者可能呈現不同的內容,但這些內容都只是一個整體不同角度的切割,并能通過有效的關聯恢復整體的全貌。
? ? ?目前業界企業架構的方法體系有不少,有國際開放標準組織制定的TOGAF,有美國聯邦CIO委員會制定的FEAF, 有美國國防部制定的DOD和財政部 制定的DOT,包括靖笙所推薦的IBM的企業架構方法等等,這些方法對于企業架構的內容有很多方面是相同的,不同的地方主要體現在描述方式上的差異和對非關鍵性內容的取舍上,一般企業架構的方法體系包含了需要有什么內容的框架定義,也提供了一些模板供應用者能參考使用,而IBM的方法在以上基礎上,結合It戰略規劃咨詢項目的實施給出具體的設計方法。
? ? 目前業界關于企業架構的方法體系都包括了業務架構,應用架構,數據架構和技術架構的設計要求,后面的文章靖笙將結合自己所理解的IBM的方法論來逐一告訴大家這些架構具體是怎樣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