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媒體眼里的杭州“虎爸”彭水明來到唐村中心學校召開專題講座。 講座安排在學校水泥廣場上,家長們坐在學生旁邊,這樣便于隨時與孩子進行交流。當天,氣溫較高,太陽火熱,很多家長都為孩子撐起了傘。彭水明看到后問家長們:“今天,你們能為孩子撐傘,將來,你能替他工作,實現他的夢想嗎?”聽罷,家長們紛紛收起了傘。“你只要認真讀書就好了,其他事不用你管。”這是絕大多數家長對孩子常說的話。彭老師指出,現在的孩子太嬌弱,感恩缺失。作為家長,要為孩子提供鍛煉的機會,感恩的機會,比如,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彭老師說,他也是從農村出來的,“肯吃苦,能吃虧”的精神是農村人的優勢,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只有這樣,將來在社會上才有立足之地。因為“沒有哪個單位,公司不歡迎這樣的人。” 講座在互動環節中進入了高潮,學生、家長提出了問題,困惑,彭老師一一解答。七(1)班的一名同學提出疑問“您是怎樣讓杭杭愛上輪滑的?他為什么能從杭州輪滑到廣東?”彭老師指出,當我們去做某一件事時,要充分了解其中的困難和艱辛,必要時家長們事先告知。只有當你決定并認為能承受其中的“苦難”的時候,才有可能成功。最后,彭老師問了大家一個問題:“你們今天來這里到底為了誰?”“為了兒子”“為了孫子”……彭老師說,他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是為了自己。“因為我要為更好的做好“土教練”來學習,將來兒子才不會惦記著我們的養老金。”孩子長大后能自食其力,不成為家庭的包袱(啃老一族)、社會的負擔(違法亂紀)的人,這是每位家長的最低目標,但這也需要科學知識。 當家庭教育知識成為家長們的自我需求時,這樣的講座一定是“輕負高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