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年齡還小,預習這個良好習慣的形成要考家長的引導和督促才能逐漸形成。如果這個習慣養成了,對孩子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那么,怎么樣來引導小學生做好預習呢?有以下三個步驟和方法。

建議孩子每科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通讀教材,對不理解的內容記錄下來,這是孩子明天上課要重點聽的內容。預習的目的是要形成問題,帶著問題聽課,當孩子的問題在腦中形成后,第二天聽課就會集中精力聽教師講這個地方。所以,發現不明白之處讓孩子寫在預習本上。

預習時將模糊、有障礙、思維上的斷點(不明白之處)寫在預習本上,第二天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講,如果還是不明白,及時問老師,盡量有問題就及時解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預習的最高層次是練習,預習要體現在練習上,就是做課后能體現基礎要求的練習題1-2道。做題時若孩子會做了,說明孩子的自學能力在提高,若不會做,沒關系,很正常,因為老師還沒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