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小企業飛速發展,資金需求日益變大,但是資金供求矛盾卻越來越突出,市場上的“資產配置荒”愈加明顯。民間金融機構借機發力,過去幾年間經歷了“野蠻生長”,但由于缺乏行業標準的約束,民間金融市場仍具有一定的原始性。“民間金融目前連1.0版本都沒有;主要表現在市場成熟度的孕育仍不夠,行業也缺乏統一的模式和標準。民間金融需要轉型升級”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會長宏皓表示。民間金融轉型升級大潮在即,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隨著經濟的發展,資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迅猛,資金需求旺盛,但缺乏向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借貸所必需的條件。與此同時,傳統金融機構借貸手續繁雜,民間金融機構“卡位”而生。但在解決個人、企業生產和其他急需,以及彌補金融機構信貸不足的同時,民間金融也慢慢暴露出一些不規范的行業現象,線下門店管理混亂。
“許多民間金融機構蜂擁而上,只看到行業的盈利性,忽視了行業的風險性,加大了市場的不確定性。很多人只注意到民間金融賺錢效益高的表象,而沒有看到其高要求的專業本質。”宏皓教授表示,民間金融行業是一個飛速變化的行業,對借貸雙方都有極高的專業素質的要求;只有讓專業的人來進行專業的事業,才能降低行業風險。
宏皓教授是中國目前首位指導各地政府產業投資基金的建立及運作,幫助地方政府用金融創新搭建多元化的投融資平臺實現轉型升級的金融實戰專家,是中國金融行業里最具影響力的金融實戰專家。在實踐中幫助民間金融機構運用金融創新轉型升級,是中國唯一能落地解決民間金融發展難題的劃時代的金融大師。宏皓教授創建的商業模式才最適合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企業,可以讓中國任何一個行業用10年時間追上發達國家,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產業。宏皓教授在民間金融的轉型升級問題上有很深入的了解。
2014年2月28日,著名金融學家、金融創新實戰專家、中國產業轉型升級導師宏皓教授,受邀為清華大學總裁班帶來精彩的《產業決定未來》課程,課程中詳細講述了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和未來有發展機遇的產業,挖掘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給學員指引了清晰的可持續發展的落地型突破企業發展瓶頸的策略。
2014年4月20日,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會長、融資專家宏皓教授,受邀參加山東濟南民間金融高峰論壇并發表《民間金融正規化探索》和《民間金融規模化、集群化發展》兩個主題演講。給民間金融轉型升級規范化發展和互聯網金融時代民間金融機構該如何適應并采取積極應對的措施等起到實戰性的啟發和指引作用。
2014年6月16日,著名金融學家、民間金融轉型升級導師——宏皓,受邀為清華大學投融資總裁班講授《民間金融轉型升級應對策略》,課程中詳細分析了當下民間金融所處的政策環境,以及在互聯網金融時代,民間金融機構如何運用互聯網金融工具把握住新的發展機遇,課程中涵蓋了很多宏皓教授親自實戰的金融創新案例分析,幫助學員們在規范運作,提升風險控制能力,提高盈利能力上有很重要的啟示作用。
2015年3月17~18日,宏皓教授受邀給古井貢酒集團講授了《民間金融機構風險防范與創新應對》,課程中詳細講述了新經濟形勢下,在“互聯網+”的國家政策指導背景下,民間金融機構如何突圍,運用互聯網技術,實現民間金融轉型升級,傳統企業如何與互聯網金融嫁接,實現融資破冰,傳統金融機構和地方政府產業園如何運用互聯網金融,整合產業鏈優質資源,構建新金融生態圈。
“不要看很多公司在宣傳高效益,目前還沒有一個民間金融公司能夠做到風險定價,所謂的定價都是根據市場來制定的,目前民間金融群雄紛爭的局面還沒有出現,1.0時代還沒有到來,現在還是原始競爭狀態。”在宏皓教授看來,民間金融的行業標準目前并沒有建立起來,市場各參與方的專業度和成熟度也有待培育。民間金融需要創新升級。信用、杠桿、流動性是金融的三個重要元素,也是未來行業升級和轉型的重要核心因素。很多信貸人往往不是在減小風險,而是在轉嫁風險。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的混亂性,擾亂了民間金融市場的正常發展。
2015年7月14日,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對外發布了《互聯網金融對民間金融的影響以及應對策略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民間金融作為金融的一個組成部分,與國家金融有著緊密的聯系,對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對非國營經濟的發展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會長宏皓表示,近幾年來,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時期,民間的發展越來越受到中共中央的重視,民間金融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中小企業以及“三農”資金的需求,在整個中國金融體系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互聯網金融對民間金融的影響以及應對策略研究報告》中從多個角度,全方位分析互聯網金融與民間金融之間密切的關系,包括金融創新工具的具體運用。內容主要有新形勢下民間金融的問題與困局、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商業模式、如何控制民間借貸風險“高壓線”、
民間借貸轉型之路與風險策略、民間借貸風險成因分析及陽光規范運作、民間金融與私募股權投融資等。
“互聯網金融不是在顛覆傳統金融,而是完善原有的金融體制與格局,讓更多的小微企業主與個人獲得金融服務,擺脫原有的不規范的民間借貸環境。信息化潮流浩浩蕩蕩,是大勢所趨,而且勢不可擋,信息化改造金融業態和金融生態處于正在進行時;互聯網金融以傳統金融機構信息化、IT公司進軍金融領域和其他行業產業延伸到供應鏈金融等三種方式正在促成互聯網與金融的融合。”宏皓會長表示。
《互聯網金融對民間金融的影響以及應對策略研究報告》的發布,將會引導民間金融出現質的飛躍,能使民間金融走向資產管理和交易的專業化,更加推進民間金融走向陽光化、規范化,促使民間金融轉型升級。民間金融在服務中小企業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是促進“互聯網金融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互聯網金融與民間金融的融合也將會進一步激活民間金融的發展。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的發展基調定格于走市場化道路,在發展形式及管理模式上領先于國內其他暫未與行政機關脫鉤的協會,開創了“市場化民間金融智庫”的先河,充分發揮“市場化民間金融智庫”的優勢,實行“專業+規范”的會員管理制度,實現了會員單位運用互聯網金融真正服務于“互聯網+產業集群”,具有鮮明的市場化的特點。
民間金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所以采取“疏導結合”的策略,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將引導民間金融在互聯網金融時代運用互聯網金融走向“規范化”和“陽光化”,使得民間金融健康發展,金融體系更加規范,金融秩序更加穩健,推進民間經濟更好的發展,促進社會經濟繁榮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