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齡化的加劇,使得高凈值人群不斷增大,截止2015年,我國大陸資產超過1000萬的高凈值人群達121萬,同比增長11%。但在投資理財方面,銀行儲蓄仍舊占據主衛,另外一方面,高凈值人群對投資理財新型渠道也開始有了較大的變化。但是高凈值投資者對于P2P 平臺具有助推發展的關鍵作用。首先,他們手中握有大量的資產財富,其次,有很高的投資理財觀念。
高凈值投資者,是指包括現金存款、股票、基金和房產等在內的私人可投資資產規模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的群體。調查顯示,高凈值人群更偏向于采用穩健的財富管理方式,61.1%的人都會選擇現金存款、傳統銀行理財產品、股票投資性房地產,而新興理財方式P2P隨著中國人民銀行等十部委日前出臺《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會越來越規范,也將會受到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親睞。高凈值投資者是P2P企業發展的目標群體。
目前經濟下行帶來的借貸需求萎縮以及監管細則的不明朗,給互聯網金融行業帶來一些壓力。平臺需要通過尋找優質資產、拓展多產業線、發展平臺式金融業務的方式尋找轉型之路。2016年,P2P企業如果想要在大的經濟浪潮中站穩腳跟,必須做戰略轉型,要做綜合財富管理平臺。2011年網貸的發展就像在“鹽堿地上種莊稼”,而新的財富管理之路,會一如從前高速成長,但是成長的過程中也必將經歷一番挫折。財富管理對于高凈值投資者具有更大的誘惑力。
從2015年開始,股市的不穩定,造成了經濟的波動,使股票、基金、信托等傳統理財方式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如果說放在銀行就安心了,那么今年的央行連續降息以及銀行理財產品提前終止合約這樣的霸王條款,使理財者的收益受到損失,令不少投資者汗顏。之前駐守在證券、基金、銀行理財的投資者,如今有尋找新的投資渠道進行投資理財,P2P理財受到熱捧。
投資者可根據自身的資金實力、未來的預期收入、風險偏好、理財規劃、回報要求、流動性要求等確定適合自己的信托產品。這些高凈值投資者群體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其對收益率的期望遠遠高于其他投資者,且他們同時在追求安全性。而這些恰恰是信托和有限合伙的特點,信托的剛性兌付能力和有限合伙的固定收益率,加上他們有銀行無法比擬的高收益率,今年來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喜愛。平臺會分析這些高凈值客戶的資產狀況后,詳細地向其解釋信托以及有限合伙產品會根據客戶實際情況在保障客戶收益和安全性之后配置些許相對風險較高卻可控,收益率也較高的金融產品,以確保分散投資,達到最高的平衡點。
P2P投資的豐厚回報率也是吸引高凈值投資者的一個重要因素。數據顯示,以一家平臺投資金額最多的高凈值客戶總計投入了約2774萬元計算。按照他投資項目11.92%的加權收益率來計算,他過去一年在有利網獲得的收益高達331萬元,這一數字是2014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64倍,是去年中國上市公司董事長平均薪酬的4倍多。而其他渠道的理財產品與此相比,在收益率、流動性、安全性的平衡度方面,都要遜色一些。所以,吸引高凈值客戶進行投資,無論是對投資者還是對平臺都是有利的。
中國高凈值客戶的需求日趨復雜化和多元化,高凈值客群在經濟新常態下呈現六大特征具體體現在:投資領域由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風險偏好由保守向可接受部分中高等風險轉變;產品由標準化向定制化轉變;投資需求由個體向家族綜合服務轉變;投資視野由聚焦于境內向拓展海外投資市場轉變;服務模式由線下服務為主向線上線下結合轉變。從本質上說,客戶的金融需求正向“投資理財專業性”和“金融服務綜合化”回歸。因此,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會長宏皓表示,未來中國高端財富管理市場的競爭格局和差異化發展路線。
隨著蓬勃發展的互聯網金融的深入滲透,互聯網金融產品已經從大眾客戶逐步上移到位于金字塔上層的高凈值客群。調研顯示,在互聯網大潮席卷中國,高凈值客戶人群正在逐步步入“數字一代”:近80%的中國高凈值人群正在使用數字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在尚未使用的人群中,35%的高凈值人士明確表示愿意嘗試。在已經使用的數字化產品和服務中,與“互聯網金融主要服務屌絲”的印象相悖,36%高凈值人群購買過互聯網理財產品,P2P和眾籌等以服務長尾客戶著稱的電子化產品也受到了超過10%高凈值客戶的歡迎。
未來,高凈值客戶將成為P2P公司的目標人群,隨著國家多項監管的政策發布與實施,野蠻生長的P2P也越來越合規化。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3月26日將在北京發布P2P企業轉型升級落地實操政策,幫助更多的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在新經濟常態下,適應經濟發展環境,協會將為投資者營造更加優質的投資環境。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官網特設了《金融大講堂》在線視頻學習平臺,自2015年1月起在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官網改版后正式登陸,是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為廣大互聯網金融從業者及愛好者提供的在線學習平臺,由國內學術、實務造詣皆深的金融學家、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會長宏皓教授擔任主講,是以會長宏皓創建的金融理論和互聯網金融工具幫企業、機構轉型升級,提高盈利能力和打造核心競爭力的平臺。《金融大講堂》包括《經濟財富密碼》與《互聯網金融講座》,《經濟財富密碼》共有45講。而最新播出的《互聯網金融講座》共有26講,現已全部更新完畢,供投資者及企業在線學習。協會官網特設“在線投訴”,傾聽投資者的訴求,為投資者尋求幫助提供便利,幫助投資者解決網貸糾紛。同時,協會已經開設“投資者教育”板塊,幫助投資者進行答疑解惑,為投資者提供免費的信息咨詢以及在線輔導。
2016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的重點工作將放在加強投資者的教育,讓投資者對互聯網金融更加透徹了解,消除投資者的疑慮,加強財富綜合管理意識,合理進行資產配置。協會將會定期舉行針對投資者的財富管理輔導講座,行業協會會長宏皓將會作為主講,以淺顯易懂的案例分析為投資者進行介紹互聯網金融以及如何做財富規劃。投資者需要一個學習的過程,通過知識系統的學習、實踐經驗的積累,從而形成自己的投資理念,建立投資信仰。目前,P2P現在處于市場培育期,投資環境、風險意識和投資者的宣傳教育都還不夠成熟。尤其是網貸行業的投資者教育環節普遍缺失。通過與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眾多專家,共同探討金融、商業、經濟生活中的熱點事件、熱門話題,解析互聯網金融創新,同時為人們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投資理財、消費提供有益借鑒和理性思考。
協會提醒投資者網貸有風險,投資須謹慎。投資者應該具有風險意識。P2P雖然名為互聯網金融,但是其本質還是金融,而金融投資就是風險投資,高收益的背后是伴隨著高風險,反之低收益低風險。投資者正確的理財觀念樹立尤為重要,必須做好合理的資產配置和規劃,各家平臺更是要幫助用戶正確認知行業及各平臺。協會也將督促會員單位建立完整的風控體系,對投資者教育進行宣傳,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將會攜手1350家會員單位共同構造行業健康穩定發展的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