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黃金是什么?
北京朝陽區神路街,原本有一個叫網民公社的咖啡廳,但現在它有個新名字——“未來世界咖啡廳”。在這里,來來往往的人都在談論神奇的網絡黃金。
網絡黃金,簡稱EGD,在2014年5月在中國開始啟動,網絡黃金并不是實物黃金,而是一種加密數字資產,全球流通中的總量為4200萬塊。網絡黃金以1萬的倍數起投,最低1萬元。投資1萬元,贈送價值1萬元的兌換券,可以用于在“全球兌”app里面購物。此外,配送1萬ES積分,ES積分是一元一個,每天最高漲幅1元的2%,相當于利息2%。網絡黃金的購買價格從剛發行每塊50元,升值到今天的每塊464.10元(2016年1月25日價格),只漲不跌。
網絡黃金交易平臺有收款帳號,就像買賣股票開戶一樣,并且隨時可以變現。如果不提現,每天能漲2%,比銀行高太多,所以很多人不著急提現。若想提現,每周可解凍5%,并且70天就能靜態回本。除此之外,ES積分在繼續賺錢。
以上是網絡黃金廣為宣傳的說辭。一名網絡黃金宣傳者表示,“我投資了120萬元,我溢出的錢就已經超過60萬,而我靜態收入每天都能達到16000元。”
網絡黃金真的有“黃金”?
然而事實并非那樣簡單,許多網絡黃金的投資者反映,現在提現越來越難。一名網絡黃金投資者表示,他投資了10000元,已經80天了,才回了5300元。還有很多投資者,紛紛哭訴“提現難”。
而“全球兌”app,也必須是通過鏈接來下載,如iOS版,在App Store根本查不到名為“全球兌”的App。下載App后,確實可以看到有很多商鋪,有金銀首飾珠寶店鋪,有手機相機數碼店鋪,還有餐飲,甚至化妝品等等,凡是有網絡黃金兌換券的人都可以拿券來購買商品。例如,一杯熱飲需要人民幣35元,網絡黃金券則需要75張(注:人民幣與網絡黃金券的兌換比例為 1:1)才能購買。
在“全球兌”App里,網絡黃金限制商戶交易額,每天最多兌換10萬元。除了限制商家交易,在用戶方面,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能買到?!叭騼丁崩锩娴脑S多數碼產品顯示0個,并提示“庫存不足”。App里面還有賣蘇寧、京東以及酒仙網的禮品卡的商家,但很多時候,首頁顯示上千張,點進去卻顯示0個,并提示“庫存不足”。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會長宏皓表示:“如果優惠券在用戶手機里就是一堆紙,但給了商戶,商戶可以找網絡黃金負責人提現,沒有哪個正常的平臺會限制商家交易的”。實際上,這些商家也是些小商小販,平常都是一些賣不出去的產品,賣得出去的產品不會輕易放在“全球兌”里面。這些商家會拿券找網絡黃金方面兌換現金,如果網絡黃金方面不給現金,那商家就不給用戶發貨。實際上每天兌現大量現金是有困難的,因此,網絡黃金方面才會限制商家交易量。
明知其騙,偏行其道?
網絡黃金正規的QQ群、微信群并不好進入,必須通過人拉進去才能進群。可見,網絡黃金的組織者非常嚴密。許多反傳銷人士說:“網絡黃金幾乎是所見識的設計的最為嚴密的網絡傳銷組織,比MMM更為復雜,更為縝密,也更加難以辨別。”
網絡黃金高層也有分歧,目前內部產生了很多裂變,催生了網絡黃金的多個版本,但模式都大同小異。網絡黃金出現后,投資者充斥在全國各個城市,調查發現,包括四川、山東、廣東、廣西、湖北、河北、北京、深圳以及重慶等多省市都有網絡黃金投資者,主要是年齡大的群體,比如大爺大媽,也有年輕人試水。
網絡黃金的投資者少則投資了1萬元,多則上百萬元。在探討網絡黃金的人群中,有的是忠實擁躉,堅信網絡黃金能發家致富;也有反悔者,于是等待提現;還有自己堅決反對者,但其父母或親朋好友不聽勸阻投資了的。
網絡黃金還有一個掙錢的訣竅是拉人進來,賺取人頭費用。網絡黃金的一名投資者透露,他自己本身投的錢不多,就靠人頭費提成了,據說拉人有 38% 、50%、68%各檔提成,他說網絡黃金模式“說白了就是傳銷”,但他覺得“哪個行業都是這樣”。
網絡黃金漏洞百出?
網絡黃金宣稱,已經對接了蘇寧易購(微博)、京東網、1號店、酒仙網、茅臺集團、中國煙草、中國電信(微博)、中國移動(微博)、遠東藥業、中國聯合航空公司、南京大學(微博)、北京大學(微博)、沃爾瑪、阿里巴巴(微博)、香港八達通對接使用、中糧集團等上千家企業。
然而阿里巴巴、京東以及蘇寧等官方表示“不知道這個事情”。也有消費者打電話給聯合航空、茅臺集團、沃爾瑪,都說沒這回事,沒有與網絡黃金合作。而一位反網絡黃金網友向蘇寧易購官方客服咨詢得知,網絡黃金和蘇寧有沒合作不清楚。這個禮品卡能在蘇寧使用,但上面印著的“未來世界”不是蘇寧官方印上去的,很多公司買了禮品卡后會自己印上一些文字或者Logo,但這并不代表蘇寧和對方有合作關系。
網絡黃金在其宣傳資料中指出,美國OTCBB上市公司未來城控股集團(上市代碼FTCY)負責網絡黃金的推廣。納斯達克(微博)官網顯示,全球未來城是美國OTCBB股票,即柜臺交易市場股票,并非是納斯達克股票。而在網絡黃金的宣傳資料中,一名高層指出,“FTCY是納斯達克創業板股票”,這種說法顯然是錯誤的。
那么,OTCBB是什么呢?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會長宏皓介紹,OTCBB只是報價系統,只要在當地注冊的公司,提供財務報表,不管該公司財務狀況如何,都可以在該系統掛牌。在OTCBB掛牌的企業到主板上市與其他沒有掛牌的企業所需條件并無差異。
在美國購買一個OTCBB空殼只需十萬美金級別。從中國股轉為境外股,OTCBB市場可通過網絡查詢,和股票交易系統有些相似,極具欺騙性,這些都導致群眾購買熱情更加高漲。
就這樣一個并非真正上市的行為,網絡黃金高層卻進行作秀慶功式的造勢來忽悠受眾,誤導市場。
另外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會長宏皓還表示網絡黃金存在眾多混淆概念以及冒用的現象,利用大企業的幌子來誤導消費者。
網絡黃金在其宣傳資料中指出,包括國投基金、好多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做網絡黃金實體商業對接與應用。而所謂的“國投基金”,實際上是“深圳國投融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在2015年2月就已經發現28家公司冒用“國投”、“開投”名稱,為了避免消費者混淆和誤解,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已經在公司官方網站做了聲明,聲明中澄清包含“深圳國投融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跟與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無投資、管理或合作關系。
而中信實業國投基金(重慶)實質上是重慶忠信誠投財富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將“忠信”置換為“中信”,不免讓人懷疑是不是處心積慮欺騙受眾參加入會。該公司的網站上,直接出現了中信集團公司的信息,而網頁右下角icp備案號不實。
關于網絡黃金高層裴蕾,各種資料中宣稱其是美國普林頓大學全球加密數字資產研究所所長。美國普林頓大學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一字之差,相差萬里。普林頓大學實則為野雞大學,自然野雞大學的全球加密數字資產研究所,就是個忽悠的噱頭。有人質疑,博士稱謂大概也是買來的。而網絡黃金集團虛設這個所謂研究院,并將全球加密數字資產研究所所長裴蕾、國投基金總裁向凌云博士等網絡黃金大佬掛名所長教授等等,無疑是一種為行騙提供的包裝行為。
而所謂的英國先行者集團,據知情人士透露,這是如法炮制在英國注冊的一個皮包公司。因為,他們的域名都是2015年4月份才注冊下來的,口口聲聲說是全球性的英國公司,結果注冊他們的所謂錢包時,還需要郵箱認證,但認證郵箱竟然是中國的126郵箱,豈不是笑話。此外,所謂的國有控股的深圳保利基金,仍然是偽造央企背景國有控股,注冊這個皮包公司,只是為了利用“保利”兩個字,是不是混淆視聽欺騙受眾?背后只是利用這幾個皮包公司反復交叉投資控股,利用一筆錢成立一家公司,然后讓這家公司投資成立另一家公司,如此循環,可以成立N個皮包公司。而網絡黃金所有宣傳網站或者學習網站都沒有網站版權信息區,沒有ICP備案信息,甚至連準確的地址信息都沒有。
通過以上分析,網絡黃金所謂的宣傳資料,在關鍵部分都在混淆概念以及冒用其他公司,網絡黃金實為傳銷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