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2013年野蠻生長、2014年行業洗牌,伴隨“互聯網+”概念持續升溫,互聯網金融在2015年依然動力澎湃。數據顯示,互聯網金融成交量在2015年上半年已達3300億元,是2014年全年的1.2倍。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國P2P平臺累計成交量達到10983.49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對此,為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規范市場秩序,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門早在今年7月18日就聯合印發《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提到,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深化金融改革,促進金融創新發展,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構建多層次金融體系。
《指導意見》解答了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的關系、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如何融資、行業監管如何分工、互聯網金融的財稅政策等一系列問題。互聯網金融行業將面臨一定的陣痛期,同時也是規范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隨著行業實施細則的出臺,互聯網金融將告別野蠻生長階段,進入一個優勝劣汰、行業整合、市場洗牌的過程。
金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健全,而隨著傳統金融業務的網絡化、第三方支付、P2P網絡借貸、大數據金融、眾籌和第三方金融服務平臺等多種模式的出現,互聯網金融逐漸走向歷史舞臺。十八屆五中全會審時度勢,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要“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如果說《指導意見》只是監管層對于行業監管的規范與指導的話,那么這次互聯網金融寫進“五年規劃”,就意味著互聯網金融將升級為國家戰略。
我國P2P網貸行業萌芽于2007年,2010后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期,甚至呈現出爆發性的態勢。但隨即出現了很多問題,尤其是2013年年底,一些網絡借貸平臺集中爆發了提兌危機,甚至有的平臺創辦者一跑了之,給正常的金融秩序帶來嚴重的沖擊和負面影響。2014年,國家表明了鼓勵互聯網金融創新的態度,并在政策上給P2P網貸平臺一定的支持。目前,P2P網貸行業已經進入了一個規范和相對緩慢發展的時期。相信隨著互聯網金融政策的明朗化和監管措施的健全,P2P網貸行業將會呈現出相對穩定發展的趨勢。
P2P是正規金融的有益補充,契合了經濟轉型和金融結構轉型的大勢。然而,在迅速擴大規模的同時,新生的P2P也經歷著嚴峻的挑戰。對于P2P的監管,要在規范的同時,也要為合理的創新保留一定的空間。一方面,紅線是需要明確的,比如不去集資、不去自融自保等等;另一方面,也要有一定的門檻,去建立風控體系。進入P2P行業的早已不是所謂的“草根”,其中不乏有實力的上市公司已經開始布局這一市場。P2P已經成為產融發展的又一新機遇。
產融結合是指產業與金融業在經濟運行中為了共同的發展目標和整體效益通過參股、持股、控股和人事參與等方式而進行的內在結合。產融結合具有以下幾個特點:滲透性、互補性、組合優化性、高效性、雙向選擇性。產融結合是產業資本發展到一定程度,尋求經營多元化、資本虛擬化,從而提升資本運營檔次的一種趨勢。是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間的資本聯系、信貸聯系、資產證券化(股票、債券、抵押貸款或實物資產的證券化)以及由此產生的人力資本結合、信息共享等等的總和。
產融結合往往伴隨著內部關聯交易,可能通過對下屬P2P的控制來對實業子公司的一些冒險行為進行支持,甚至出現“補窟窿”的現象。而一些產業集團認為P2P只要做大,即使虧損甚至面臨倒閉,也會得到政府的隱性擔保。這都可能導致產業集團控制的P2P有高杠桿、過度投資等冒險傾向。隨著P2P平臺有可能成為合格金融機構的預期增強,這一趨勢也在同步增強。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成立于2013年11月,是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權威金融智庫,是國內影響力最廣,規模最大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組織,在線注冊的會員單位突破1300家。目前協會具有八萬億的資金圈可以幫助會員單位完成產業升級與進行充分的投融資。協會的發展基調定格于走市場化道路,在發展形式及管理模式上領先于國內其他暫未與行政機關脫鉤的協會,開創了民間金融智庫的先河,實現了用互聯網金融真正服務于“互聯網+產業集群”,具有鮮明的市場化的特點。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有最嚴格的入會標準,協會實行“高入會門檻、高質量服務”的發展新模式,特別是實行國內協會高標準的入會門檻,企業入會必須經過協會“4+1”(四門專業課程+《中國互聯網金融與產業升級領袖人才培養計劃》的一門選修課)的培訓及特設的“中國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綜合評估測試(筆試)”的嚴格測試,測試類型為:閉卷。每批會員單位的筆試成績都將于協會網站公布,筆試成績合格者即會頒發協會會員牌匾,代表正式加入協會,同時企業名稱會放在協會官網的“協會會員”處展示。互聯網金融的從業者必須對互聯網金融專業知識有一定的基礎,杜絕非專業者從事互聯網金融工作,規范互聯網金融行業參差不齊的現象,提高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整體專業度。
會長宏皓表示,P2P行業的真正出路在于促進產融發展,只有中國經濟結構轉型成功才能促進P2P行業更好的發展,經濟的活水才會注入P2P行業,反過來P2P行業才能再為實體經濟錦上添花。同時,向產融轉型期的實體企業只有加入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進行最專業的培訓,了解行業的法律法規才可以避免被淘汰。沒有經過協會統一培訓考試的企業難以擺脫野蠻生長最終被淘汰的宿命,只有經過協會統一引導助其轉型的會員單位才會基業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