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5月19日發布《中國制造2025》,這部關于中國制造業未來10年的行動綱領和路線圖,目標是2025年接近德國、日本實現工業化時的制造強國水平,進入世界制造業強國行列。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中長期發展規劃,而是兼顧當前和長遠、兼顧戰略和戰術的一個行動計劃。
實體經濟的發展前景
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也是改善人民生活、應對外部沖擊的保障。新經濟形勢下,要想做強實體經濟,就必須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提升我國制造業水平。《中國制造2025》是夯實國內制造業基礎、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必由之路,后期從中央各部委到地方政府預計將陸續出臺智能制造的扶持政策,而隨著制造業轉型升級、“互聯網+”的推進,“中國制造2025”將成為今年以至未來幾年A股市場及眾多投資人持續受關注的主題。
《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九大戰略任務、五項重點工程和若干重大政策舉措,還前瞻部署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重點突破的十大戰略領域。
目前,中國經濟正處于發展中的重要增長極,異軍突起的互聯網金融,也將助力實體經濟的發展。將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融入“互聯網+”的大潮,已成為從高層到企業全面認可的發展路徑。互聯網金融作為信息化產業的代表,備受各行各業的關注。而推動互聯網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融合與發展則是一項惠及多個行業領域的經濟發展模式,“互聯網+制造業”的智能生產,孕育大量的新型商業模式。所以,如果想要更好的推進實體經濟的在新經濟形勢下穩定而快速的發展,可以有效的將互聯網金融與實體經濟結合,做到相輔相成。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作為行業智庫,在政府、企業與互聯網企業以及金融機構之間發揮投融資平臺的作用,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做強做大,幫助各地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當地經濟轉型升級,通過金融創新工具為會員單位提供各項增值服務,使其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還將與會員單位共同探討行業發展的新模式、新渠道,并將通過行動積極推動互聯網金融行業陽光化、健康化發展。此外,還將整合更多資源,擴大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疆域,為實體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的融資渠道將有效的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以及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健康發展。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將為迫切需要調整升級的實體經濟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指導。
未來,中國的經濟還將繼續保持中速平穩增長態勢,制造業正處于經濟轉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互聯網金融也將圍繞國家經濟社會改革的總體思路,進一步加大對基礎產業及基礎設施、重點能源資源建設項目、重點節能環保工程、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等重點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并積極推進業務創新,滿足實體經濟的多元金融需求,全面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效率。
國務院發布更多重磅利好政策,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更多的鯰魚進來將使實體經濟市場充滿活力。沉悶已久的實體經濟市場需要互聯網金融,也確實需要一場暴風雨似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