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中最重要的不是表達,而是接受別人的表達。
聆聽:認真的聆聽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對方的思維方式和性格取向,得以調整和確定有效的溝通方法. 這是一個認知的過程.人們對于各種信息并不是都能正確接受與評價的,信息的含義常常會被曲解.信息的接受、評價、加工、決策、解決問題和預測行為后果的過程,即為我們所說的認知過程.因此,在聆聽的過程中,可以了解、評估對方的認知,思考、設計如何達成共識,設計如何幫助對方檢查認知過程發生了怎樣的曲解,原因是什么,然后提供正確認知的方法.在聆聽得過程中,充分表現對對方的尊重,耐心以及理解,建立互相信任的氛圍,進而引導對方坦誠訴說,發生求助動機和改變的愿望,積極參與到討論的話題中來,密切合作認真完成作業等,都是取得成功的關鍵要素.雖然是在聆聽,但它應該發生雙向作用,任何單方面的努力都將是徒勞的.
表達:應用權威和知識影響對方,使對方愿意接受并理解,以達到溝通的最佳效果. 表達方式要循序漸進。
1.提供適當支持,包括體貼、鼓勵與肯定.引導對方對自己的價值、能力、優缺點等獲得重新認識.
2.采用自信、客觀、婉轉和幽默的表達方式,言簡意賅的提供處理問題的方向與要訣,恰當的方式方法等指導他理解你所表達的內容.
3.關注對方的反映,配合對方的關注點并及時調整表達的方式和內容.要意識到未能解決的心理矛盾被潛抑在人的無意識領域中,并不被察覺和承認.但它仍不斷給人以影響,通過心理防御機制以抵觸或不屑的態度表現出來,因此應避免灌輸式和自我陶醉式的表達方式.
4.表達時用詞要準確,并盡量使用中性詞語,消除對方可能抱有的防衛,警惕甚至敵對情緒,對你所表達的意愿產生共識.如:“我理解”的是否正確?“通常”是否會這樣?“客觀的講”可以接受等,這又是一個發生雙向作用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