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直都愛她,但因為家庭環境的影響,導致他有一些諸如懶惰、粗心等惡習。而這些惡習,恰恰是她所無法容忍的。
兩個人就這樣產生了摩擦、矛盾漸漸激化。直至最后,他再也無法忍受她的嘮叨,她的指責和怪罪。
第三者,不知何時介入了他們之間。她以為是他對不起她,他卻覺得是她不理解他不包容他而導致自己的出軌行為。
后來,他也慢慢地回歸家庭,因為外面的那個女人而舍棄婚姻,這是他不能做到的。于是,他不但道歉,甚至還以各種示好的行動來彌補自己的過錯。
而她心底仍然有怨恨,不想接受他及他的所有彌補的行為,但她也不想離婚,于是,為了表示自己是大度的,是高于他的,她在所有親朋面前表態,說自己早就原諒他了,并且愿意改變自己,來包容他,和他繼續過下去。
一開始,他很感激她的包容和接納,并且更加一心一意地彌補自己曾經的背叛過失。她也都一一笑納,看起來一切都很完美,似乎兩個人之間更恩愛更幸福了。
然而,一段時間之后,她發現她越來越情緒化,內在的怨恨也越來越多。可是,她又不能表現出來,她必須戴上那個善解人意、包容和接納他的面具給每個人看。
又過了幾個月,她終于受不了了,斷然提出暫時分居的建議。他不明白,自己已經承認錯誤,她也重新接納了自己,為何卻走到了分居乃至準備離婚的地步?
一方出軌,另一方選擇了無條件地原諒和接納他的回歸。原以為幸福生活就此開始了,但事與愿違,出軌方無論怎樣做,仍感受不到輕松自在的生活狀態;選擇原諒的那一方,被認定為受害者,并表示可以原諒對方。卻依然無法回到從前的親密。
都說原諒和寬恕是通往幸福的大門。那么,在婚戀中為何原諒與寬恕,反而導致了婚姻或兩性關系的破裂?
當你原諒時,你內在的怨恨其實還在的,并沒有因為你選擇了原諒與接納對方而釋放或發泄出來。也就是說,你在決定原諒對方的那一瞬間,就開始把內在所有的怨恨和委屈,都深埋在自己的內心深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處發泄,無法釋放。這樣的“隱忍”,其實是一顆炸彈,而且會不定時爆炸,并且殺傷力強大到足以把原本有機會修補的兩性關系徹底破碎掉。
而這種“隱忍”的另一種說法,是:我比你高尚,我比你有德,我比你更看重這個家,我比你更愛這個家。
于是,雖然表面上你享受他的彌補行為帶來的一切好處,但你的內在卻一直在抗拒他的彌補行為。所謂越抗拒,越持續。當你的潛意識還在抗拒對方的示好與彌補行為,你等于在推開對方。也就是說,原諒等于離開,你的原諒會在無形中把對方推開。
只有當你愿意允許和承認自己的怨恨和不滿這些負面情緒的存在,你才有可能敞開自己的心,接受他的彌補行為。彌補等同于機會,而唯有接受他對你作出的彌補,并表示不會原諒他這次的背叛,他才有機會完全不帶任何愧疚和低你一等的心態,和你繼續生活下去。
放下你高貴的頭顱吧,在婚戀中,或者在兩性關系中,陰陽平衡,才能夠收獲幸福。一旦你表現得比對方更高尚,更有德,并無條件地原諒對方,你們之間的關系,已經宣告了結束。
他有錯,他就該受到懲罰,就該補償你。那么,就帶著你對他的怨恨和不滿,懲罰他,謾罵他(同時注意方式和程度,不忘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同時接受他所作出的補償行為。只有這樣,才會徹底結束他的背叛行為以及帶來的一切痛苦,也才有可以重新開始的機會 。
婚姻愛情如此,企業員工流失也是一樣,老板與員工都是人,原本是平等的,被加上財富和權限的光環后,平等就不存在了。在一種不平等的氛圍中,老板在高標準嚴要求,員工在追求金錢和自由,出發點的背道而馳怎么可能造就狼一樣的戰斗
團隊呢?華為任正非,把所有的員工都變成股東,從形式上讓大家趨于平等,不管內外的
壓力有多大,核心員工的流失也在可控中,而多數中小企業,尤其是剛成立的小微企業,創業者擬定的
戰略目標是自己財富的倍增和企業的持續發展,而忽略了那一些一起打江山的伙伴的想法,導致他們的斷然離開,核心層的離開,無異于正常人失去了心臟,企業的生命力顯而易見。
企業管理中還有一種普遍現象,當一位企業核心骨干違反公司的規則底線時,企業主通常選擇原諒和包容,而這種原諒和包容都帶有明確的目的性,這種形式上的原諒和包容是導致類似事件持續發生并讓高層痛苦不已的根源。
當有關鍵員工違紀時,或者公司傷害到員工時,企業和員工的情緒都應該徹底釋放,只有徹底釋放,才有重新合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