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既黃海波嫖娼事件后,特邀對強權母親對孩子成長的評論已特邀刊登在2014年7月全國百種重點期刊《家庭健康》雜志,轉載請注明出處
近期關于黃海波嫖娼事件的報道后,網絡上很多人認為基于其母長期以來的嚴格管教,沒有自主,只能尋求額外的性刺激,母親的強權和束縛究竟對一個男孩的成長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母親強權導致兒子不婚而嫖娼 網上爆料黃海波頻繁換女友,每次談女友都貌似要直奔婚姻主題,雖然我們不清楚分手的真正原因,但至今未婚也應和母親強權有關。強權母親處處限制讓孩子既依賴又壓抑。在戀愛中也會既希望女友能像母親一樣照顧自己,但又害怕受到限制,產生排斥的心理,矛盾的心情讓其產生恐婚心理。
強權母親的束縛、過分控制,會讓其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且得不到釋放。壓抑是心理動力學理論最基本的防御機制。在每一種防御中,被“禁止”的沖動是第一個被壓抑的;然后,被壓抑者會采用一種替代行為,去發泄這種沖動。當人們要擺脫無法接受的感情時,會把感情與引起感情的事物分開,壓抑感情,然后用不帶感情的方式對待事物,這就是我們運用隔離的方式。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的性欲如果得不到滿足,他必須找到新的替代物。嫖娼---一種既能滿足生理需求,又不要以婚姻做承諾的交易形式,也由母親強權導致的恐婚心理引發……
解析“找個蕩婦和天仙”的心理 據報道,黃海波在接受采訪時曾直白表示,“跟所有男人一樣,想找個帶出去倍兒有面子的天仙,在家里特能干活伺候我,床上還得是蕩婦,但那都是夢!”男人是重視覺的,有個“天仙”妻子是每個男人都向往的,但很多時候理想和現實是有差距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談到本我、自我、超我是人格結構的三種形式。“本我”是按快樂原則活動,“自我”是按現實原則活動,“超我”是按道德原則活動。 “自我”要處理三個相當矛盾的方面:“本我”,它只試圖滿足它的不合理的和不道德的要求;“超我”,它只試圖滿足它的嚴格的理想;現實,它只提供一些有限選擇。當“自我”無法調節好“本我”和“超我”時就會失衡。“本我”遵循快樂原則,不受意識控制,身心的壓抑,所以會付諸行動去“嫖娼”。“找個蕩婦和天仙伺候”看似調侃的一句,也正是他潛意識中的真實想法。當他意識到“那只能是夢”,是受到“超我”的束縛,當被壓抑的欲望未得到升華,會從實際上的疏通渠道轉向想象中的渠道。在想入非非的夢幻中得到滿足。
適度教育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有心理學研究提出一個三階段模式:
第一階段,父母控制(6歲以前)。大部分重要決定由父母做出,完全依賴。
第二階段,共同控制(6~12歲)。父母在一定距離內監督和引導兒童的行為,加強兒童的自我監督行為,教兒童知道何時尋求父母的指導。
第三階段,兒童控制(12歲以上)。兒童自己做出眾多的重要決定,不完全依賴父母,和家長保持一定的距離。
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父母都要給予一定的空間,適度的指導是必要的,強權控制只能對成長不利,學會適時適度的愛,才能培養出身心健康的孩子,最終營造和諧的親子關系
強權母親的畫像
在親密關系的初期,強權的母親有迫切的控制欲望。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感覺他們沒長大,怕孩子做不好,因此凡事代勞,使孩子沒有了成長的空間,也失去了自由。強權母親總以為給孩子安排的每一步都是對的,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才感覺是安全的,甚至不惜放棄自己的休息、娛樂、為孩子默默地付出才感到欣慰。越控制,就越覺得有安全感。可是,種種的控制最終都會破壞親子關系,在這種極度的控制中,孩子逆反和不滿也會越加嚴重。
就強權母親來說,過度的溺愛,使孩子對人無愛;過度的縱容,使孩子對人無情;過度的保護,使孩子做事無膽;過度的替代,使孩子做事無能;過度的強制,使孩子被動無志;過度的挑剔,使孩子無路可走;過度的超量加壓,會使孩子精神崩潰,導致教育的失敗,嚴重的走向犯罪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