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健康的異性交往對青少年的身心成長是有益的,應理解和支持。但是青少年應當培養自控力,保持心理平衡,掌握好與異性交往的“度”。
情竇初開”的妙齡男女喜歡與異性接觸和交往,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正如歌曲中所唱的那樣:“你未曾見過我,我未曾見過你,年輕朋友在一起比什么都快樂……”這是因為青年男女對異性有好感的緣故。這種好感的產生,是由生理、心理因素造成的,主要表現有:
一是自然本能需要的驅動:男女進入青春期,下丘腦、垂體、生殖器官的發育漸趨成熟,男性睪丸產生的雄激素和女性卵巢產生的雌激素水平增高。激素水平的變化,引起了青春期一系列生長發育的特征,醫學上叫做“第二性征”,從而產生了性的驅動力。這種驅動力如同正負電荷一樣,起到異性相吸的作用,從而使青年男女對異性產生好感。這是性生理發展日趨成熟的標志,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
二是社會性信息的浸潤與誘發:一個人從小到大都在不斷接受著性文化的熏陶。在現實生活中,充滿著異性間的感情交往,如親朋好友、街坊鄰居中的男女青年戀愛、結婚、生育;特別是電影、電視、戲劇、報紙、雜志中,對愛情的描述,生動逼真、真摯動人,經常映入青少年的眼簾腦海,足以使青年男女陶醉,不時地激發起他們的朦朧模仿和性情感的覺醒。
三是外表美與內在美的催化:青少年鐘情的異性,有一個從普遍性到專一性的過程。一般而言,青少年都喜歡在異性面前顯示自己的容貌、體態、知識、才能和優秀品質,對異性的審美主要表現在外表美和內在美兩個方面。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 美是人的天性。有人說:人們甚至無 法控制自己不向美貌的異性多望上幾眼。可見美有多大的吸引——力。它同樣可以促使青少年對異性好感的產生與發展。
青少年對異性有好感是一種內心情感的外在表現,是青春啟動期必然出現的健康的情感反應。這種情感反應,可以增進青少年之間的友誼與了解。
一是要樹立遠大理想,以學習為主要目的,培養自尊、自愛、自強和自律等良好品質,以客觀的態度對待青春期性心理、性生理變化,掌握科學的性知識,不要沉溺于對異性的迷戀之中。
二是要防止早戀。早戀具有朦朧性、單純性、差異性和不穩定性。青少年由于模仿成人戀愛,分不清友情和愛情的區別,耽誤了最佳學習時機;而且婚前性行為,使不少豆蔻年華的少女成了少女媽媽。未婚先孕嚴重損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會影響他們今后的人生道路。
三是要加強體育鍛煉。青春期正是長身體的好時機,體育鍛煉可以使人性格開朗,積極向上,有利于青少年釋放青春期性壓抑,平穩度過青春期。
青春期性萌動 女孩如何做
青春期的女孩子對性知識渴望也開始萌動,在不早戀的前提下可以大大方方的學習一下有關知識。
首先是汲取性知識,了解自我。你可以大大方方地去看一些這方面的書籍,或者向母親、老師及姐姐敞開心扉,從他們那里獲得知識。只有有了一定的性知識作基礎,你才會去準確理解正在發育成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變化,才不會為正常的性騷動感到驚恐、迷惘、煩惱、苦悶。
其次是用心求學,切勿早戀。由于十五六歲的女孩身心正處在發育階段,容易感情沖動,缺乏自制力,假如缺少性的生理知識和道德教育,是很輕易“失足”的。因此,假如對某個男同學有了朦朧的愛的意識,你也要忍痛割愛。
三是落落大方,友好相處。男女同學落落大方地友好相處,不僅能增進情誼,而且能取長補短。不過與男生交往時,要注意選擇公開場合,同行時,不要靠得太近,更不要有什么親昵的舉動;單獨在一起相處的時間也不宜過長,夜晚不單獨見面;談吐自然,不賣乖發嗲;不用眼睛長久而強烈地凝視異性等。
最后是加強情操涵養,增強自制力。十五六歲是女孩子無邪爛漫的年齡,也是一個“危險”的年齡,但是只要加強自身道德涵養,集中精力學習,并對青春期性放縱所產生的嚴峻后果有比較清醒的認識,你就會控制好自己的性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