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迪
策劃說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天貓及淘寶獲得571億的
銷售神話,其中家居類產品再次發力,林氏、羅萊、全友三個家居品牌更是挺進
銷售榜的前十。據官方數據顯示,林氏木業100 小時
銷售破2億成為本次“雙十一”家居類
銷售冠軍,家裝e站
銷售超億元,創造了新的
銷售神話。作為第二次參與“雙十一”的實創更是勇奪互聯網家裝三冠王。作為首屆以O2O模式參戰“雙十一”的一號家居商城,聯合全國線下48家體驗店一起發力,憑借著價格及品質優勢,一號家居線上商城“雙十一”共接待客戶4 萬多戶,單日訂單數刷新一號家居歷史紀錄。種種跡象似乎在表明,家居電商的“春天”來了,事實真是如此嗎?
企迪
策劃:“雙十一”前夕,記者走訪了武漢多家家居賣場發現,比起去年19家家居賣場聯合抵制“雙十一”,今年家居行業顯得尤為平靜,記者在居然之家和金鑫國際家居賣場內完全看不到任何關于“雙十一”促銷的字眼,金鑫國際家居的劉總告訴記者:“今年我們推出了年底返現的活動,30個品牌600個特價商品比‘雙十一’ 更實惠更具有真實性。”在歐亞達家居,記者看到位了賣場針對“雙十一”推出了購物狂歡節活動,100多款知名品牌特惠直供商品,折后最高返現11%,購物滿額送購物卡、糧油禮盒、果蔬機、掃地機器人等,不但比淘寶實惠,時間也沒有限制在“雙十一”當天。
企迪
策劃:在采訪中,武昌的林小姐告訴記者,她正在裝修第二套房子,打開淘寶收藏夾,小到開關大到沙發,全是各種建材、家具,但林小姐說:“我都是手機打開淘寶頁面,去實體店跟老板砍價。這樣不但買到了和網上一樣便宜的東西,還有人安裝做服務,比‘雙十一’方便多了。”
與林小姐有同樣想法的消費者不在少數,采訪中,大部分消費者表示不愿意湊“雙十一”的熱鬧去網上搶家具,也有部分消費者表示,可以從淘寶購買開關、水籠頭等小件商品。剛剛裝修完的周先生表示:雙十一’的價格雖然比平時便宜,但是等待的周期太長,而且售后服務也跟不上,所以更愿意實地去家居賣場淘實惠。”
回顧去年“雙十一”,記者發現那些巨額簽單狂歡并未給曾經獲得網銷前十稱號的家居品牌帶來多大欣喜,在接下來的
生產、送貨進程中,一連串難以規避的問題接踵而至,送貨不及時、退貨不容易、品質不靠譜三大差評正如潮水般涌來。記者隨手點開去年“雙十一”
銷售前十的品牌,看到買家差評達到70%以上,更是有網友戲稱某品牌為“雙十一”退款冠軍。可見如何讓消費者對網購產生信任,成為家居電商疲于應付的重大課題。
業內專家表示,網銷是個好東西,但家居企業一定要做足準備才能觸網。不要因為看到了“雙十一”等促銷商機,盲目地投入,雖然可能贏得好的
銷售成績,卻因為產品送貨、退貨、質量等問題失去了品牌的信譽,這樣會得不償失。
消費者說
商品臨時漲價
雷先生 21歲 公司職員
“雙十一”我買了不少建材產品,其中有馬桶、花灑以及燈飾等,本來還想買沙發,但是大多要到物流點自提,感覺不方便。有一些產品是提前預付了訂金,“雙十一”當天付尾款就可以了,當天價格貌似又漲了一點,但并不多。我的電腦里安裝了刷價軟件,發現有些賣家把原價翻了幾倍,“雙十一”的價格和原來一樣,完全是在忽悠買家。還有些產品我在天貓付了訂金之后,發現京東的更便宜,訂金又不退,覺得挺虧的。總體覺得作為消費者“雙十一”并沒有省到多少錢。
商品迅速下架
周小姐 30歲 會計
我正在裝修婚房,所以提前做了功課,將需要的家具放入了購物車,但是大部分我看中的東西并沒有降價,其中某品牌的一款復古茶幾,雖然以特價形式推出,但我還沒有來得及付款,系統就顯示已經售完。為了這次“雙十一”我前前后后也花了不少時間精力和賣場的商品作價格對比,但發現賣場的價格和淘寶不相上下,所以除了一些小件商品我選擇了淘寶,其他大件的家具我還是準備回賣場購買。
業內人士說
與其他消費品不同,家具產品具有產品性能專業、使用周期長、非標準化、價格較貴、物流成本高等特點,這也讓消費者對于網購家具有著較多顧慮。對于傳統的家具
生產商來說,面臨著如何將
網絡訂單與工廠
生產結合起來、如何重新規劃經銷
網絡、如何了解并服務好網購用戶等諸多難題。
消費提醒
選擇品牌關注售后
目前,各個家居企業對于服務的提升都尤為關注,不少品牌企業甚至將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所以在線下體驗不夠充足的情況下,通過
網絡直接購買家具建材產品,建議選擇知名品牌,產品的質量更有保證。
家居建材產品是大件耐用消費品,往往是“三分產品,七分安裝”,商家所提供的售后服務也要了解清楚,包括何時送貨、是否包安裝、保修期有多長、哪些情況下可以保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