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2015,我們且在2014年最末一天,盤點一下即將過去的一年中中國家具業不得不說的十大問題,為舊年作一沉思式的總結,為新年開啟智慧與創新之門。
中國家具業最有名的兩大品牌連鎖賣場仍然在繼續擴店,三、四線城市的家居專業賣場處在方興未艾的建設期,但是,即便是家具界最樂觀的人士也不得不問:在電商兇猛無情的沖擊下,傳統賣場何去何從?
豪華型的連鎖賣場或可迎合中國經濟繼續上揚大背景下高端消費人群擴大的市場需求,但是控制數量與擴張節奏,是傳統賣場必須要考慮的。中國正處在主力消費人口數量長期萎縮的起點,數量擴張或將加速經濟失控風險。
家居企業尋求上市的名單有一長串,但是能上市成功的少之又少。家居企業為什么急于上市,真的如他們自己所說的讓管理規范;讓私營企業變成公眾公司,易于事業的永續發展?是不是存在上市尋求新的資金以擺脫企業困境的現實原因?寄望上市為脫困之途的成功率能有幾何?
中國頂級經濟學家一再告誡股民:中國股市是一個沒有規則的賭市,并且有的大賭徒可以看底牌參賭。對于如此這般的股市,家居企業為何要寄予熱望?
雙十一家具電商業績驚人,卻又爆出三成以上為刷單,有人直言七成以上為刷單。又有人爆出電商銷售退貨比例驚人。
電子商務作為新型的商業業態,因為新穎價廉,吸引了大批新潮人士的追捧,再從新潮人士蔓延到趕熱鬧的人士,似乎整個中國都被電商弄得頭暈腦脹,連原本清醒的人也難以理性思考了。這不,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大獲成功,似乎全世界的投資人都加入到了中國的狂歡式的電商狂潮中來。
但是切記西諺有云:欲讓其亡,先讓其狂。
數據造假,誘導非理性消費,公然售假,坑害消費者,這些電商的弊端也在一一暴露。
互聯網是人類文明的新成果,理性使用,則人人可獲其利;非理性使用,有的人甚至將其作為騙取金錢與名聲的手段,必最終遭到唾棄。電商并非一兩家超級企業可以壟斷性地使用,廣大傳統企業完全可以利用其廉價、快捷屬性,購建自己的廉價、有效的電子商務渠道。電子商務只是一個新型的工具,人人都可理性使用。
2014年,家具廠倒閉的新聞一直不絕于耳,小型企業接連倒閉,大型企業也會倒閉,有的經營了20多年的老字號會一夜間轟然垮塌。倒閉企業不僅出現在珠三角這樣小型家具企業眾多的地區,就是在新興的家具產業基地四川也出現大批企業倒閉現象。
另一方面,仍然有不少新的家具工廠在誕生,新的家具工業園開園招商的新聞并不少見,不少新入行的銷售商在賣場里興致勃勃地裝修新店,準備在這個行業里大干一番。
家具行業單個企業經營規模偏小的基本特征沒有改變,今年倒閉的企業多數是板式家具生產企業,他們倒閉的根本原因還在于市場嗅覺不夠靈敏,對于市場的判斷失準,趕上了這一波板式家具毀滅性的倒閉潮。
領秀、超舒適為代表,專營進口家具的銷售商出現了令人震撼的倒閉、封店案例,這似乎與中國普通居民收入上升、高端家具消費人群擴大的現實不符。
個別進口家具經銷商可能更多倚重于腐敗消費。在這一波嚴厲無比的反腐大潮中,他們的顧客人數大減。而針對于普通人群的高端家具的消費正如市場預見的有擴大之勢。12月,百強家具提出的上億元的專利侵權訴訟案,將中國家具業的專利戰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3月,是兩大知名家具企業的專利角逐。中國家具業知識產權的保護正在步入新的高度,業界人士不得不產生疑問:中國家具業的未來會是怎樣的?抄襲會不會在家具界消失或大幅減少?問題點評:百強專利案如何定案?將對中國家具業產生深遠的影響。中國家具業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知識產權。這對于向創新轉型的家具企業是一個福音,也是中國家具業步入良性、有序競爭的福音
在中國家具業充斥著市場銷售焦慮的2014年,不少地區建設家具產業園的行動并未減慢,有的還加快了產業園建設的進度。一些地區性的家具生產企業針對當地市場進行生產、銷售,其企業實力處在強勁增長之中。市場上為什么會有如此充滿了矛盾悖論的現象出現?
中國家具業產業格局分布不平衡的狀況一直存在。隨著信息、資金、人才、管理經驗在全國加速流動,產業格局的地區平衡是市場的必然要求。家具企業貼近銷售市場組織生產,既可以充分利用當地勞動力,降低用工成本,又可以減少物流成本,同時企業貼近消費者,能及時地了解消費者需求,生產出消費者滿意的產品。家具產業的平衡布局,是對過去產業布局不平衡的市場自動糾正。
都說家具業是房地產業的下游行業,2014年,房地產業低迷不振,家具業因此受到重創。但是仔細分析一下,家具業內部的業績分化似乎與房地產業的關系不大,同樣的大環境下,為什么有的企業能做得風生水起,有的企業就一籌莫展呢?
從總體上看,家具企業確實會受到房地產業的影響。但是具體到一個企業,其經營的方向是否正確是決定性的。市場環境再好,企業也可能倒閉;市場環境很差,企業也有可能逆勢上揚。企業如果總是將失敗的責任歸咎于市場大勢,那是在為自己錯誤的決策找錯誤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