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言辭往往流露了一個人的本性,通過言談舉止來分析下屬是一個最直接也最經(jīng)濟的辦法,但這也是一種復雜的藝術,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言不由衷的時候,所以作為一個老板掌握從言辭辨下屬的性格的方法是一項必備的管理技巧。
在日常生活當中,那些善于觀察的人往往能從偏頗的語言中就知道對方性格的特點,就像孟子所說:錯誤的言辭,我知道它錯在在何處,不正當?shù)脑?,我知道它背離在何處,躲躲閃閃的話,我知道它理屈在何處。其實從言辭來分析一個人的性格,看似簡單,卻蘊含著很大的學問。
例如,有的人言辭偏頗,這些不當或夸大的言辭常在忘乎所之時出現(xiàn)。在我們的周圍,有的人言辭犀利,往往抓住對方弱點就不放手,看問題通常一針見血,總能說到點子上,展現(xiàn)了其非凡的才能。如果領導在用人時,考慮到他在這方面的優(yōu)點,這種人就會成為公司中難得的棟梁之才。
有的人侃侃而談,志向高遠卻又粗枝大葉,不大注意細節(jié)問題,這種人往往志大才疏。優(yōu)點是考慮問題志向遠大,善于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缺點是對待問題不能細致深入,做事往往不能考慮周全。
有的人知識面寬,隨意漫談也能旁征博引,正像古人所說的“才高八斗”。但是這種人缺點是腦子里裝的東西太多,系統(tǒng)性差,往往眼高手低,倘若能增強分析問題的深刻性,會成為優(yōu)秀的全才。但這種人也往往反應不夠敏捷果斷,屬于長思考型人才,倘若能加強果敢之氣,對新生事物持公正而非排斥態(tài)度,會變得從容平和,有長者風范。
有的人不屈不撓、公正無私,有很強的原則性,這種人的缺點往往是處理問題不善變通,顯得非常固執(zhí),但是這種人如果巧妙地運用,也是能夠發(fā)揮巨大作用的。
有的人接受新生事物很快,聽到新鮮言辭就能在日常工作中活學活用,而且往往都可以小試牛刀。這種人的缺點往往是沒有主見,不能獨立,如能沉下心來認真研究問題,形成自己的一套思路,無疑會成為業(yè)務高手。
有的人用意溫潤,性格柔弱,不爭強好勝,不輕易得罪人,可以說是一個老好人。這種人的缺點就是意志軟弱,膽小怕事,雄氣不夠,怕麻煩,如能增強毅力,知難而進,勇敢果決,會成為一個剛柔相濟的人。
有的人獨立思維好,好奇心強,敢于向傳統(tǒng)挑戰(zhàn),開拓性強。缺點是冷靜思考不夠,易失于偏激,但可利用他們做一些有開創(chuàng)性的事。
單單了解以上的這些語言跟性格之間的關聯(lián)還是不夠的,關鍵是對于這些東西活學活用,正如德國一個著名的哲學家說的“對于一個優(yōu)秀的人才來說,單單掌握理論是不夠的,重要的將這些理論化為現(xiàn)實的力量”。所以對于一個領導者來說,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從謊話中識別人。
心理學家研究證明,一個人一開始說謊,身體就會呈現(xiàn)出矛盾的信號:面部肌肉會變得不自然,瞳孔不斷收縮與放大,面頰發(fā)紅,額部出汗,眨眼次數(shù)增加,眼神飄忽不定。盡管說謊者總是企圖把這些信號隱藏起來,但是往往很難如愿。而且一個人在電話里說謊比當面說謊要鎮(zhèn)定從容。利用這一特點,老板在與下屬談話時應該盡量單獨面談,與下屬面對面,目光直視,這樣就會讓其體態(tài)語言暴露無遺,這樣很容易看出他是否在說謊;并且讓他的身體的失去依傍,不應該讓下屬背靠墻,從而解除他的防備心理,這樣會使他談話時候坦白一些。
小時候父母就教導我們,不要說謊,并反復告誡我們,說謊是人變壞的開始。但是不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說謊這件事都是很難避免的。這種說謊的藝術隨著年齡的成長卻變本加厲,當我們小的時候說謊時明顯地用手遮住嘴巴,并且臉會羞愧地變紅,潛意識是想防止謊話從嘴里出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手勢則變得精練而又隱蔽。許多成人會用假咳嗽來代替,還有的則是用大拇指按住面頰,或用手來回抹著額頭。女性說謊最常見的是用手撩耳邊的頭發(fā),似乎是想把不好的想法撇開。
曾國藩曾經(jīng)指出:“觀人之道,以樸實廉價為質。有其質而附以他長,斯為可貴。無其質,而長處亦不足恃。甘受和,白受采,古人所謂無本不立,義或在此。”可見曾國藩非常強調從言談的舉止之中,去辨別一個人,他進一步分析道“將領之浮滑者,一遇危險之際,其神情之飛越,足以搖惑軍心;其言語之圓滑,足以淆亂是非,胡楚軍歷不喜用善說話之將?!?/p>
由此可見,曾國藩觀察人才的標準,是以樸實廉正耿介為最本質。有了根本再有其他特長,這才是難能可貴的。沒有根本,其他特長也不足倚重。正所謂甘甜的味道容易調和,潔白的底色容易著彩。
習則觀其所言,出自魏征“六觀法”,結合實際應用延伸,我們加上基本行為話題式交流,從習慣性言辭角度,識別其特性,為日后管人做好鋪墊。
摘自孫平教練管理書籍《高層管人中層管事》第一套中高層管理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