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發展、企業的推進應該怎么去做?
中國執行力十強講師孫軍正老師的介紹:
中國執行力十強講師孫軍正老師
集團執行系統創始人
中國執行力研究院院長
國務院軍轉辦特聘講師
著名實戰派管理咨詢專家
原格蘭仕集團副總裁、TCL集團人力資源總監
北大、清華、復旦、人大總裁班特聘教授
富士康、海底撈等知名企業長年管理顧問
更多關于孫軍正老師的詳情請登陸中華講師網或查看《中國500強講師排行榜》一書。
歡迎代理由孫軍正老師親自研發并主講的“執行力系列課程”與“中高層系列課程”。
孫軍正老師個人主頁:https://sunjunzheng.jiangshi.org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外部環境在不斷變化,給一些中小企業的發展造成較大的壓力。
中國執行力十強講師孫軍正老師說認為:企業必須通過學習與創新來調整經營策略,民營企業家需要站在經濟全球化的高度,立足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建立更能適應市場競爭的管理機制和企業文化,才能在這種劇烈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求得生存與發展。
孫軍正老師說:中國民企老板基本上都是半途出身、白手起家,70%的老板是小學和初中文化,70%出身于農村。因此,中小型民營企業特別是老板們,必須通過不斷學習,采用一些新的經營管理方法和措施來完善自己,適應市場的變化,在學習的過程中,尋找企業發展的根本出路。
孫軍正老師說:企業成長的速度取決于企業家成長的速度,老板的學習力越強企業成長得就越快。如果企業老板止步不前了,那么企業也就停止發展了。在分析如何學習時,一個企業的發展壯大與企業的負責人息息相關,一個企業的學習氛圍也與一個企業的負責人有著更為直接的聯系。所以說,企業負責人也就是一個企業學習的帶頭人,如果負責人不去學習,不去提高自身,那么員工們即使有新的理論,新的思路,也不會得到企業負責人的認可,因此應該強調的是,企業負責人必須是一個學習的帶頭人。
近十年來,中國執行力十強講師孫軍正老師研究了國內的180位非常成功的民企老板,結果發現他們都具有超強的學習力,他們在創辦企業中不斷學習,在學習中進一步發展壯大企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如中國音響界的“黑馬”奮達音響的老板肖奮、肖武等三兄弟,在創辦企業過程中,到處參加國內外各種培訓班,吸取當代最新的經營、管理理念,學習成功企業的管理方法,在短短十年內快速地積累了近十億元的巨資,把“奮達”做成了國內外的知名音響品牌。
中國執行力十強講師孫軍正老師說我們,世界最大的微波爐生產企業格蘭仕的總裁梁慶德42歲才開始創業,只有小學文化,但27年來,梁慶德堅持學習,不斷超越自我,員工們親切地稱梁慶德是“交通大學”畢業生,因為梁慶德無論在飛機、火車還是汽車上都始終堅持學習,可謂手不離書,正是有了這種堅持不懈的學習精神,帶動了整個企業的學習熱情,才使格蘭仕一步步走向強大。
“不學習,就死亡”,這就是新希望集團總裁劉永好的一個觀點。劉永好把學習視為日常必修課,他隨身都攜帶一支筆和一個本子,把學習到的東西都記在上面,并且每年花1/3的時間用在與國內國際優秀人士的交流上。企業的老板要成為企業的首席培訓師,老板要把自己管理企業的經驗、價值觀、人生觀等都很好地分享給員工,使廣大員工通過培訓進一步對企業加強了解,提升自身素質,為企業的發展做好鋪墊。在企業內部,老板要創建一種分享文化,讓知識與智慧通過分享快速、充分地流動起來,并在流動中增值。
中國執行力十強講師孫軍正老師說,其實,一些成功的企業也都有著良好的培訓機制,如華帝燃具總裁黃啟均,是華帝學院的首席講師,他定期給企業員工培訓企業文化、發展戰略等知識;格蘭仕2004年底在中山建立了占地面積達160畝的國內最大規模的企業培訓學院,總裁梁慶德親自任學院院長兼首席培訓師。
中國執行力十強講師孫軍正老師說認為,目前,我國中小型民營企業面臨的最迫切問題是:面對外資企業和國企的雙重壓力,如何迅速做大,做強,做長久。這里涉及到中小型民企經營管理的各個層面的提升問題,但歸根結底解決這些問題主要的還是靠企業和企業家的學習力和創新力。企業的管理者其實也就是一個培訓者,他是企業價值觀的化身,企業要建立良好的學習機制,老板必須成為學習的組織者,這里主要包括員工要終身學習,企業內部每一個部門要建立本部門的學習機制、形成學習型部門,只有這樣企業才會形成學習型組織。通過不斷學習,使“明星”企業成為“恒星”企業,而不是早早就淪落為“流星”企業。
中國執行力十強講師孫軍正老師說,紅軍長征到達陜北之后,首先建立起來的是抗日大學,第一個講師便是毛澤東主席,并且紅軍其他高級將領都是講師。所以說,紅軍是一個學習型組織。民企要好好向紅軍學習。在現代企業中,沒有學習而吃盡苦頭的例子也較多,如原中山“愛多”老總胡志標,因早時不注重學習,使企業慘遭破產。而現在服刑的胡志標,則充分認識到學習對于企業家成長的重要性,他如饑似渴地學習管理知識,并把獄友——一個清華大學的畢業生拜為老師,經常請教不懂的問題。
華帝燃具集團則要求每一部門,每個月都要有一次對員工的培訓,華帝學院為華帝的持續發展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管理與營銷精英。學習不在于學,而在于習,知識不在于知道,而在于應用。民企老板要成為知行合一的企業家,學習完后要行動,并且要立即行為,大膽嘗試,不怕失敗。知識只有應用于企業經營管理實踐才能產生價值,知識是人們創造財富的最好的工具,如果你不去利用,那么你的競爭對手就會去利用。
中國音響業巨頭美加集團的成功就是因為十分注重內部的培訓學習。在2004年5月他們系統培訓出70名內部講師,并成立了內部講師俱樂部,他們還計劃在2005年上半年成立美加學院,聘請一批內部講師、外部專家定期為員工授課。美加集團每年的培訓費用占整個銷售收入的1%,總裁楊煉更是在兩年之內,給企業員工培訓多達69次。其實民企在發展過程中,真正不想學習的老板很少,只不過大多數老板過多拘泥于從實踐中學習,而忽視了對其他學習方法的應用,從而走入學習的誤區,進而影響到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要避免學習中的誤區。第一個學習的誤區是完全的唯書本論,以書上的方法一味地套用,不切實際,容易步入誤區;第二個學習的誤區是僅向同行們學習,如現在照明企業中,仿造生產燈飾成風,學習來學習去還是一樣的技術,一樣的產品,沒有質的飛躍,形成的都是互相模仿,互相抄襲,對企業和整個行業的發展存在著極大不利因素;第三個誤區就是僅向大企業學習,一些中小型民企其實力、技術、設備與大型企業根本不能相提并論,而去學習一些根本無法達到的東西,則使企業走向另一個極端;最后一個學習誤區就是盲目向外資學習,因為自身因素、環境、區域所限,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就去套用,其根本不切實際。
中國執行力十強講師孫軍正老師說,學習是企業的一項長期投資,老板一定要講究方法和效果,追求投資的最大回報率。一定要找對路子。如格蘭仕一個銷售額高達130多億的大型企業,卻能低姿態向歐普照明這樣銷售額不到10個億的企業虛心學習,這說明格蘭仕是一個務實的企業,是一個善于學習的企業。那么,民企如何去降低經營成本,如何去提升管理水平,最終成為行業的佼佼者,這樣的學習機會其實也較多。
學習最終是要起到有效的作用,推進企業的發展,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因此,企業家要不斷地研究適應于自身的學習方法,運用正確的方法快速、高效地學習。現在中小型民企的負責人也有的非常注重學習,但是沒有分清楚學習的有效性和無效性。因此,除了書本學習之外,還是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來完善學習機制。走出去就是參觀交流,直接與成功企業的高層對話,參加各種培訓,注重案例,避免過多理論性的不切實際的東西;請進來就是把外部的成功職業經理人、專家和學者請到企業中,對員工進行培訓,使企業的高層、各級管理者、廣大員工及時汲取外部新鮮的血液,這樣對企業的發展才能起到根本的推動作用。
集團執行系統創始人中國執行力十強講師孫軍正老師課程目錄:
一、孫軍正老師之《總裁班系列課程》:
課程1:成功突破(課時1-3天)
課程2:人才突破(課時1-3天)
課程3:文化突破(課時1-3天)
課程4:運營突破(課時1-3天)
課程5:戰略突破(課時1-3天)
二、孫軍正老師之《執行力系列課程》:
課程1:絕對執行(課時1-3天)
課程2:像軍隊一樣去落實(課時1-3天)
課程3:執行模式(課時1-3天)
課程4:中高層執行力特訓營(課時1-3天)
課程5:卓越執行官(課時1-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