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一職場網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咨詢過程中,我接觸了來自各個不同行業、不同層面的眾多職業人,他們之中的大多數都對自己的職業發展現狀并不滿意。他們通常會問一個問題:“你們的咨詢效果到底怎么樣?”我們常常這樣回答他們:“一半取決于職業方向的制定,另一半則看你自己的行動力。如果你規劃過后沒有任何行動,那么,再完美的職業規劃也沒有任何意義。”在接受過我們咨詢服務的客戶中,有些人我們是比較看好的,因為他們不但有了明確的目標,并且知道怎樣按照目標制定計劃,一步一步踏實行動。盡管他們現在還處于事業積累期,但未來的成功則是必然的。而有一些人,即使你為他們明確了目標,他們仍然抱怨不知道如何去行動,或者尋找各種各樣的借口托辭行動。
在職業成長的道路上,人與人之間之所有有巨大的差距,原因就在于:有些人盡管知道困難存在,但他們仍然堅定信心向前走,雖然這個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但他們的方向始終向前;而另一些則因為害怕困難,或者害怕承受痛苦,或者因為家庭、價值觀等方面的影響,仍然停留在原地。5年之后,你會發現,那些一直向前的人,達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而那些不愿意前進的人,仍然停留在地面上,感嘆命運不濟。有些人在職場上縱橫馳騁,而有些人則永遠只是一名忙忙碌碌的小職員。
看到陸新之先生的一篇文章,頗有感觸,特意推薦給大家。
為什么大多數企業人都只是小職員
作者:陸新之
最近,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復蘇疑幻疑真之際,新來的美國商學院教授來給一家上市公司的中層培訓。
本來這一群在公司里面有點實權但是又看不到什么做大事的機會的成員是最不容易投入到職業培訓中去的。所以這位教授事先就專門備課了。一上來就找了一個特別的開頭,他說,現代企業人的職業生涯可以分作
三個階段,一般來說每個階段的間隔為十年。
第一階段:They pay for what you do
第二階段:They pay for what you know
第三階段:They pay for your wisdom
有些人一生都處于第一階段,而有些人很快上升到下一個階段。大家不妨自問一下,自己究竟處于哪個階段?
他說一個成熟的企業人是知道自己是誰,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之中想要什么的的。可是我們之中太多人不知道自己現狀是怎么樣,為什么會這樣的,因為我們生下來就在完成別人的愿望,父母的,老師的,老板的,老婆的,孩子的……等等。但是到了人生的一定階段,你必須靜下心來認識你自己,了解你到底想要什么,你是如何定義成功的?如果你要做藝術家,那么可以不遵守企業或者商場上的游戲規則,說不定可以過得很好。但是如果大家已經是加入了企業,希望在里面有所作為的話,就必需清醒認識自己的處境,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做到最好,最出色。
接下來,教授繼續追問那些已經被題目吸引了注意力的職員們,他問,誰是籃球業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大家指手畫腳地說起了喬丹阿羅德曼什么的,不料教授并非和大家談NBA花絮,而是追問,是否覺得第一比第十能力上強過幾十倍? 但是他們的收入回報卻是相差幾十倍,為什么不成比例呢?他還說起自己的例子,他在一家咨詢機構任顧問,因為他的職位比另一位同事高了兩級,他得到的報酬(股權)則是他的10倍,“難道我真的比他能干10倍嗎,當然不是。這就是贏家通吃的殘酷競爭現實。”他笑言,有人會說,it is UNFAIR! 他然后頓了一下,說:Who told you it is a fair world? 他強調,現代企業人只有自己為自己設計,自己替自己打拼,才能有清晰的未來。
在學員們熱烈的氣氛之中,培訓結束了。等到走出熱情的學員們的圍繞之后,教授忽然曖昧地一笑,說我敢打賭,今天晚上他們得到的啟發,有一半人會在一個月內拋諸腦后,另外的四分之一在三個月后會對這個話題麻木。真正能夠按照嚴格的企業人要求去做的,估計不到十分之一。
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企業人都只是小職員的原因。
溫馨提示:
⑴摘自實戰紅色管理創始人孫軍正老師培訓課堂經典案例。孫老師根據多年的管理及培訓經驗,將紅色精神與西方管理巧妙結合,將理論性、實踐性與趣味性相結合,講解深入淺出,演繹通俗易懂。
⑵長期誠尋全國各地培訓機構全面代理孫軍正老師主講的核心課程,以實戰型管理培訓助力本土企業快速成長。邀請孫軍正老師授課或代理孫老師課程者可直接聯系他的助理(登陸:“中華講師網”,打開“聯系方式”即可)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