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物流實務訓練營
一、【培訓對象】
公司副總經理、采購經理、采購工程師、采購專員、采購計劃專員、采購員、供應商開發管理員、資材經理、生管經理、生管、物控、倉管、SQE、供應部、采購部、質檢部、倉庫部等與物流業務之有關人員
二、【課程時間】
一天/6小時
三、【培訓方式】
講師經驗/方法/工具分享+企業案例分例+問題討論+視頻教學+分組PK+現場模擬
四、【課程背景】
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工廠品種不斷增多,批量不斷減少,采購和生產計劃不但要以市場需求和客戶個性化的要求來確定,還要根據企業制造資源的實際能力和庫存、生產進度的動態變化來調整,制造過程的優化和監控成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可回避的環節。
如何做好物料需求管理,獲得較為準確的預測?如何做好主生產計劃?以應對不準確的預測和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當內部能力發生變化時如何進行主生產計劃排程與調整?如何妥善安排進度,既保證生產指標的實現,又保證企業生產秩序與生產線的相對穩定?如何制訂生產計劃和物料部門的目標,并進行有效管理,提高工作人員的執行力? 如何通過有效的物流控制來提高庫存物料的周轉率,有效降低庫存是本課程的重點。通過培訓,進行有效改善,最終達到提高采購、PMC、倉庫及相關人員整體管理水平的要求。
五、【課程目標】
●如何組建物流部門及對物流流程進行優化
●掌握供應商開發的方法、技巧,改善供應商質量的管理方法
●掌握供應產品的質量和交期控制的方法和技巧
●提高供應商正常供應和非正常供應的能力以增加生產柔性
●控制庫存的策略及采購計劃、生產計劃的制定
●技術變更和質量變更的應急措施
●洞悉采購部門橫向和縱向關系協調處理的關系,改善采購、PMC倉庫和外部供應商關系
●平衡外部顧客滿意和內部成本控制,提高制造資源(人、機、物)利用效率;
●有效縮短生產周期,提高交期達成率;
●物料的賬務管理能力,達到物賬一致,庫存管理的目標和庫存量的計算;
●企業如何實施物料計劃控制,降低庫存和物流成本;
●從供應鏈管理目標出發,掌握建立現代物料管理系統的理論與方法,提高物料、庫存控制人員的管理水平;
●整體提升采購和PMC、倉庫管理人員目標管理能力,計劃能力和執行能力。
六、【課程大綱】
模塊一:精益物流系統的優化和建立
(一)課程背景1—競爭內外部環境給企業帶來的挑戰
1、多種少量——計劃、執行難度加大
2、貨期短——采購、PMC的壓力越來越大
3、質量高——既要保證貨期又要保證質量
4、價格低——企業必須降低運營成本
5、流程不夠合理和操作不夠規范;
6、跨部門協調和溝通不夠,信息傳遞慢;
7、采購、、PMC、品保、工程溝通不充分,物料質量問題不能得到迅速處理,影響生產。。。。。。
(二)如何解決內外環境對企業的挑戰問題:
1、企業物流整合的進化過程(內部和外部的整合);
2、供應鏈的結構模型SCM-PMC
3、現代供產銷一體化管理體系構建
4、SCM的實施條件和背景
5、SCM環境下的生產計劃新特點
6、供應鏈下的集成生產計劃與控制模型
7、物流系統采購、PC、MC和倉庫職能定位管理
8、物流計劃運營瓶頸問題解讀與分析
(三)應用案例分析:
1、W-MART公司的供應鏈管理;
2、MOTOROLA公司的供應鏈管理模式;
3、采購、PMC人員如何適應新環境?
4、某集團公司高效的生產與物流控制體系
5、某公司PMC跨部門間協同作戰
6、某公司PMC本部門內協同作戰
7、某公司的完善信息傳達機制
模塊二、精益生產計劃之產能負荷分析與柔性計劃制定
(一)課程背景2——生產計劃過程中常見問題
1.訂單交期短,換線頻繁;
2.緊急(插單、補單)訂單多;
3.產品設計開發變更頻繁;
4.欠料頻繁發生,制程不良品多;
5.設備或模具與人員不足;
6.排程技巧不佳,產品漏排;
7.產能不足,外包困難;
8.未建立產銷制度。
(二)精益解決生產計劃過程中的問題
1、 正確理解生產的本質
2、 PMC核心地位塑造
3、 訂單優排技能測試與評估
3、 訂單計劃的四個原則
4、 柔性生產計劃控制技巧
5、 產能負荷分析的要素
6、 如何老產品與新產品訂單評審管理
7、 生產訂單產前評審的7個要項
8、 產能評估與分析案例解析(月-周-日)
9、 生產計劃的4個內涵與制定彈性排單計劃的6個因素
(三)、精益生產計劃過程解決異常問題的工具:
(1)計劃監控管理工具
(2)生產數據追蹤管理工具
(3)月計劃產能分析工具
(4)月有效產能分析工具
(5)訂單評審管理與實施工具
(6)產前訂單評審盤點工具
(7)日產能負荷分析與排產工具
(8)優先生產排單分析工具
(四)應用案例分析:
1、某公司采用哪種計劃方式才能解決計劃問題?他們考慮哪些關聯因素并如何按優先次序?
2、某電氣股份公司主計劃總體流程
3、某公司制程計劃表分享
4、某公司負荷計劃的安排應用模塊
5、某公司月度主計劃制定流程
6、某美資企業計劃更改后的對策
7、某集團公司模擬產能規劃取得成功
8、某公司對機臺限量生產的細則
模塊三、精益生產進度控制與緊急訂單的處理
(一)課程背景3——生產進度控制中常見問題
1、客戶樣品未出,訂單卻來了,怎么辦?
2、研發部技術資料(如BOM、圖紙、工藝資料)來得慢,怎么辦?
3、訂單的生產物料一時到不了位,怎么辦?
4、客戶的訂單更改太快(或研發部技術資料變更快)有交期無明確的產品(技術、產品未定),怎么辦?
(二)如何解決生產進度中出現的問題
1、 跨部門生產進度控制與跟蹤的7個步驟
2、 ECN變更作業流程規范與執行策略
3、 建立生產異常反饋時效機制
4、 緊急訂單應對的10個有效方法
5、 客戶交期延誤的處理方法
6、 訂單變更解決策略(增加-減少-取消)
7、 現場討論:生產例會的組織技巧
8、 生產進度異常的原因分析及解決工具--特性要因圖
(三)應用案例分析:
1、某電子廠訂單管理中異常問題分析與解決
2、某公司生產異常會議跟進表和生產協調會內容匯總
3、緊急訂單切換案例
4、PMC因急單問題而離職,如何解決?
5、案例討論:(1)生產進度異常分析與工作改進?(2)插單生產如何應對?(3)多品種小批量訂單的生產計劃如何編制?(4)產銷失調原因及對策?
模塊四﹕精益采購、物控、倉儲提高物料質量和交期達成率
(一)課程背景4——采購、物料、倉庫等物料系統的問題導致生產計劃達成率低下
1、采購物料質量合格率低
2、采購物料交期達成率低
3、倉庫存量不準確
4、物控督導物料進度不力
(二)如何解決物料系統中問題提高計劃達成率
1、供應和品質層面的系統建立
專題討論(1):如何保證采購物料進度(質量)不會出問題?
1、培養供應商質量意識
(1)培養供應商正確的質量方法——堅持“三步曲”:
(2)培養供應商質量意識的關鍵——對待任何缺陷要做到“三不”政策;
2、公司采購要明確采購標準;
3、供應商早期參與設計;
4、供應商資格認證
5、檢驗與測試
6、關口前移實施免檢
7、供方商質量的持續改進
專題討論(2):如何保證采購物料進度(交期)不會出問題?(如何縮短采購周期(從采購處理訂單到送貨結束),提供采購交期達成率?)
2、物料計劃與SCM成本控制:
1、 正確認識物料管理的5R
2、 制定物料計劃的目的
3、 物料計劃制定的依據
4、 物料計劃的核心內容
5、 物料管理的工具-ABC法
6、 常備性物料的需求計劃
7、 專用性物料需求計劃
8、 物料庫存計劃與SCM成本縮減
(1)物料安全存量制定方法
(2)物料最低存量制定方法
(3)物料最高存量制定方法
(4)物料平均存量制定方法
(5)呆料與廢料的區別及預防策略
9、 物料交期跟催的方法技巧
10、 課堂練習:(1)分析企業物料短缺及原因?(2)如何解決?
11、 物料延誤后應采取什么措施
12、 現場討論:(1)如何控制物料的消耗?(2)物料管理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及改善對策?(3)老師點評。
3、庫存層面進行控制
1、庫存的周轉
(1)衡量一個企業運營好不好的四個指標
(2)庫存的周轉的兩個指標及其計算
(3)加速庫存周轉的意義
2、庫存管理
(1)庫存管理的核心思想——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2)庫存成本的構成——由兩部分構成
(3)提高庫存準確度——它是保證庫存計劃準確的關鍵。
3、如何加速倉庫物料周轉
4、如何降低原材料庫存
(1)供應商管理庫存
(2)與供應商的關系發展——由對立關系轉變為戰略關系
(3)共享的信息平臺——用信息代替庫存。
(三)、應用案例分享:
(1)西門子公司的VMI;
(2)IBM---物料統籌分解物控策略
(3)戴爾---“零庫存”物控策略;
(4)豐田---OEM企業精益模式物控策略
(5)物料控制精髓:物料管理八大死穴
(6)海爾推行的JIT
(7)某制造廠運用ABC分類法降低物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