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場調研的重要性:
1)可以確定顧客的需求;2)可以發現一些新的商業機會和需求;3)可以發現企業產品的不足和經營中的缺點;4)可以及時掌握競爭者的動態,5)可以了解整個經濟環境對企業發展的影響,預測未來市場可能發生的變化。
2、市場調研計劃的內容:
1)明確調查目的和內容;2)確定調查方法(對象、地點、抽樣數量、抽樣方法-概率/非概率);3)調查程序及日程安排;4)調查方法(面談、郵寄、電話、留置、觀察、實驗);5)質量控制措施;6)經費預算。
3、對調查項目的要求:
1)調查項目切實可行,能夠運用具體的調查方法進行調查;2)可以在短期內完成調查;3)能夠獲得可觀的資料,并能根據這些資料解決提出的問題。
4、市場調研的主要內容:
1)市場容量;2)需求特點:①產品(質量要求、產品特性、規格種類、包裝要求等)②價格③促銷④分銷(主要的銷售渠道,用戶購買方式,購買地點、場合);3)主要競爭對手和潛在競爭者:①主要競爭產品的品牌、產量、質量、價格、市場占有率②競爭企業的實力③可能的潛在競爭者④將要生產或打算要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可能的替代產品及企業;4)目標顧客;5)市場環境。
g問卷的構成:⒈開頭①問候語②填表說明③問卷編號;⒉正文①資料搜集②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③編碼;⒊結尾。常常把開放式的問題放到問卷的結尾。
g提問項目的設計:⒈提問的內容盡可能短;⒉用詞要確切、通俗;⒊一項提問只包含一項內容;⒋避免誘導性提問;⒌避免否定形勢的提問;⒍避免敏感性問題。
g問句設計的方法:⒈開放式問句;⒉封閉式文句:①二項選擇法②多項選擇法③程度尺度法④順序法⑤回想法。
g問題順序的設計:⒈問題的安排應具有邏輯性;⒉問題的安排應先易后難;⒊能引起被調查者興趣的問題放在前面;⒋開放性問題放在后面。
g簡單隨機抽樣法:⒈抽簽法;⒉隨機數表法。
g分層隨機抽樣法:當總體的調查單位有明顯差異時,可以先將調查的總體根據調查目的按其特性分層,然后在每一層中隨機抽取部分個體為樣本。
g分群隨機抽樣法:先將調查群體分為若干群體,再從各群體中隨機整群的抽取樣本,即抽取的樣本單位不是一個,而是一群,然后再在抽中的整群內進行逐一調查。其最典型的應用是地區分群隨機抽樣。
g非隨機抽樣:⒈任意抽樣法;⒉判斷抽樣法;⒊配額抽樣法。
5、實地調查的注意事項:
1)語氣和藹,態度誠懇;2)問話的語氣、用詞和方式與受訪者的身份一致協調;3)事先要對受訪者的心理及社會環境作仔細的研究并想到遭到推辭或拒絕的解決辦法;4)準確判斷不同文化背景的受訪者的回答之真正含義;5)對沒有特別需求的問題,一般不予提示、誘導,尤其是運用“回想法”時,誘導和提示都會影響效果;6)在經費允許的情況或廠家給予幫助的情況下,可贈送小禮品給受訪者。
6、調查員的選派:
①使被訪問者對問題產生興趣,并且有使其自由發言的交談技術;②具有創造力和想象力;③對問題癥結具有充分認識,并能促使(但非誘導)被訪問者說出心中想說的話;④具有發現被訪問者的習慣與隱藏在態度背后的動機的能力;⑤依照試調查所得的資料,能正確地說明調查的重點及問題;⑥對該項調查具有充分的經驗和知識。
7、試調查:采用小規模問卷調查的形式檢驗問卷設計中始料未及的缺漏,以定正式問卷。
8、質量控制:
1)抽查某一區域的抽樣和調查情況,詢問受訪者,了解調查員的調查情況;2)檢驗調查完畢的問卷是否完整,有無遺漏,可否補救;3)定期定時開碰頭會,了解調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討論解決辦法,并由負責人了解調查進度和進行情況,予以指導。
9、第二手資料獲得的渠道:
①國家統計資料;②行業協會信息資料;③公開出版的圖書資料;④大眾傳播媒體;⑤各種信息咨詢機構;⑥計算機信息網絡;⑦企業內部資料;⑧國際組織。
10、實際調查數據的處理:
⒈校驗①檢驗所有問卷的完整性②檢驗訪問工作的質量③檢驗有效問卷的份數是否符合調研方案要求達到的比例;⒉輸入;⒊制表。
11、數據分析:常用的三種統計分析軟件:①SPSS②SAS③T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