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切的根源
文/楊克明
廣東利盈集團西安工廠,一進大門,白色墻上七個碩大的紅字:我是一切的根源。讓人深思。
“我”就是自己,“一切”就是世間萬物,“根源”就是源頭。“我是一切的根源”意即“世間萬物的源頭在我們自己”。
成功也罷,失敗也罷;前進也罷,后退也罷;窮也罷,富也罷;強也罷,弱也罷;多也罷,少也罷;大也罷,小也罷;高也罷,低也罷……根源都在我們自己。
這是一種態度。態度決定成敗。
有機構調查結果顯示,決定一個人成功最關鍵的要素中:80%是屬于個人自我取向的“態度”類因素,如積極、努力、信心、決心、恒心、雄心、愛心、意志等;13%是屬于自我修煉的“技巧”類因素,如各種能力;7%是屬于運氣、機遇、環境、時間、天賦、背景等所謂的“客觀”因素。
能否具備技巧,是因為我們的態度,因為技巧根源于態度。能否駕馭客觀因素,還是因為我們的態度,因為它根源于我們對待客觀因素的態度以及把握客觀因素的技巧。成功是因為態度——我們自己的態度!
佛陀說:萬物唯心造。佛學認為,每一個人的一顆心,都為自己創造出自己的世界,每一個人眼中所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同的,那創造出這一切的根源就是我們自己。
伊拉克為什么挨打?要抱怨美國人壞嗎?抱怨美國人欺軟怕硬?不能!弱肉強食、優勝劣汰、贏家通吃,這是自然規律。如果伊拉克強大,可能挨打的就是美國。要抱怨就抱怨自己不夠強大。杜牧在《阿房宮賦》中說:“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同樣道理,打敗伊拉克的是伊拉克自己,而不是美國。因為,“我是一切的根源。”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天清早,一家店面剛剛開門,清潔員正在打掃衛生,剛拖過的地板有些濕滑。這時,一位顧客匆匆走進了店里,不小心摔倒了,尷尬、憤怒的表情顯現在臉上。清潔員見狀馬上把顧客扶起并說道:“對不起!對不起!都是我的錯!我應該把地板用干拖把再拖一遍。”看到清潔員真誠的態度,顧客心理稍有安慰。這時,店面經理走了過來,看到眼前發生的一幕,馬上說:“對不起!都是我的錯!我沒有把清潔時間安排好,讓您受委屈了,這是我的責任。” 客戶臉上憤怒的神情慢慢消失。總經理聽到動靜也趕過來了,誠懇的說:“對不起!都是我的錯!很抱歉!” 客戶臉上憤怒的神情消失殆盡,并從心底對泛起了崇敬之感。
在這起事件中,店里的人都主動承擔責任,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以誠懇、負責任的態度化解了顧客的抱怨。在這家店員工的心目中:我是一切的根源。
我是一切的根源意味著“事之不成,責任在我”。沒成功在于我沒有盡到責任。
我是一切的根源意味著對待問題要“自以為非,水落石出”。對待問題先從自身找原因、找差距、找措施,把自己擺到問題里面去,把我自己完全暴露出來,承擔屬于自己的責任。“水落石出”的“石”就指“我自己”。
我是一切的根源意味著“拒絕理由和借口”。失敗者找理由,成功者找方法。理由、借口是無能和推卸責任的表現。
我是一切的根源意味著“超越自我、戰勝自我”。要想事情改變,首先得改變自己;只有借由改變自己,才會最終改變別人;只有借由改變自己,才會最終改變屬于自己的世界。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我是一切的根源意味著“事在人為”。“人”是指“我自己”,“我自己”的能量是無窮大的。任何團隊的成功,任何個人的成功,天時地利之外,更要靠人和,而天時地利也需要人去預算、去應對、去爭取, “上帝助自助之人” ,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讓我們不再抱怨,不再推脫,不再逃避,因為,我是一切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