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需求分析的基本分析框架,它可以歸納為有邏輯的三個步驟:
找出部門或個人績效差距
培訓需求分析應從何入手,有關培訓的理論認為應當從績效差距入手:培訓之所以必要,傳統理論認為是因為企業工作崗位要求的績效標準與員工實際工作績效之間存在著差距;新的理論則認為也應包括企業戰略或企業文化需要的員工能力與員工實際能力之間的差距,這種差距導致低效率,阻礙企業目標的實現。只有找出存在績效差距的地方,才能明確改進的目標,進而確定能否通過培訓手段消除差距,提高員工生產率。
尋找分析差距產生的原因
發現了績效差距的存在,并不等于完成了培訓需求分析,還必須尋找差距的原因,因為不是所有的績效差距都可以通過培訓的方式去消除。有的績效差距屬于環境、技術設備或激勵制度的原因,有的則屬于員工個人難以克服的個性特征原因,只有在員工不是因為難以克服的個性特征原因而存在知識、技能和態度等方面能力不足的情況時,培訓才是必要的。
確定解決方案,產生培訓需求
找出了差距原因,就能判斷應該采用培訓方法還是非培訓方法去消除差距。企業根據差距原因有時采用培訓方法,有時采用非培訓方法,有時也采用培訓與非培訓結合的方法,一切都根據績效差距原因的分析結果來確定。
培訓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需求分析的準確性和有效性。進行培訓需求分析,除了以上對培訓需求的形成原因的客觀分析外,還要著重從培訓需求的不同層面、不同方面、不同時期來進行培訓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