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培訓與學習都是為了解決問題,企業大學對于企業而言是可以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和企業文化效應。企業成立大學的動機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補足傳統大學的不足,降低成本。傳統大學的課程未能提供對實際社會的時效性,企業大學能把資源集中起來,與企業策略連成一線,根據企業所需來降低成本,取得最佳效益。
人才挽留、吸引優才。企業大學提倡完善的持續培訓練和發展,這不但能提升生產力和勝任能力,而且有助于增加員工對工作的滿足感和責任感,減少員工流失或被挖走的現象。加上時代呼喚人才,人們渴望成才,企業大學更成為優質雇主的標志。
全面提升新技術、新產品的產能。現今科技的發達,新技術、新產品的生命周期明顯縮短了,企業要于短期內將新產品介紹、運用及普及,加快產品的收益期。企業大學可以有效協助企業集中資源,為員工、供應鏈上的伙伴及客戶提供系統持續的培訓,以滿足企業對新技術、新產品提升的需求。
提升團隊整體的素質。通過有針對性、系統性的培訓,提升領導的管治能力及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有效推動企業文化的傳播,建立高效、優秀的團隊。
貫徹企業的企業文化。通過企業大學的培訓及發展項目,給員工提供了成長、發展的機會,從而提升員工對企業的認知度、歸屬感和忠誠度。
開發領導智慧、培養接班人。企業大學設計的項目是最直接、最徹底地滿足團隊自尊、自我實現的需要,充分釋放潛能,培養接班人,以促進企業的發展。
協助過渡企業轉型及變革。企業為了增強競爭力,會進行合并、收購與重組,這容易造成內部組織架構的混亂及文化的不協調,企業大學擔當著文化整合的任務,使企業順利重組發展。
創立企業形象。據《財富》的統計,美國排名前500強的公司中,70%都擁有企業大學。企業如此熱衷于創辦企業大學,是可藉此打造外部公共關系,傳播企業的品牌和價值觀。
創造協作的策略伙伴關系。建立企業大學的初衷是為了滿足企業自身的需要,隨著客戶關系管理和供應鏈管理的日益重要,來自客戶和供應商的需求也被公司視為至關重要的業務組成部分。這就導致了企業大學必須重新調整自己在企業中的角色,承擔起全部或部分解決企業某種發展需要的重擔。
建立溝通的平臺。企業大學建立了內部溝通的平臺,并可以和客戶廣結善緣,更好地進行雙向溝通,進一步鞏固與他們的合作關系,增強客戶的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