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執行力”就是一種通過準確理解組織意圖、精心設計實施方案和對組織資源(人、財、物、信息、時間)進行有效控制而實現組織目標的能力,通俗地說,就是把事情做成功的能力。因為,戰略的正確不能絕對保證企業的成功。成功的企業一定是在戰略方向和戰術執行力上都到位。
很多人一提到執行力,都會舉這樣的例子。世界上有三大組織的執行力是最強的:
一是家庭。小華的爸爸讓小華去為他買包煙,小華不愿意去。“干嘛讓我去買?”爸爸說:“我是爸爸。”小華馬上就去了。家庭這個組織有執行力。
二是黑社會。老大說:“兄弟們,給我砍他!”一群黑衣人掄刀就上,有執行力。
三是軍隊。司令員命令:“張團長,命令你團在三小時內攻下制高點。”
“是!保證完成任務!”軍隊的執行力最強。然后會說:家庭的組織太小,黑社會不是正道,我們要向解放軍學習執行力。問題是軍隊的執行力是講出來的嗎?是軍長、司令員、政委每天站在官兵面前演講,講出來的嗎?
二十多年的軍隊生活,讓我深深地體驗到:軍隊的執行力不是講出來的,而是一步一動練出來的,是實戰演習練出來的。強大的執行力來源于嚴格的訓練,是嚴格的訓練使官兵令行禁止的行為變成了習慣。
執行力訓練的關鍵是讓員工拿到強大執行力團隊的體驗。
營造執行力文化
企業文化猶如企業的靈魂,是企業成員之間相互理解、共識的產物,是企業精神、企業價值取向及行為方式的總和。企業文化的建立有助于企業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風氣。
企業文化一旦形成,就會成為一只“無形的手”,實現對企業員工的“軟”管理,像海爾員工理解認同了企業“真誠到永遠”的文化,所以在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的時候會自覺地去執行公司的規定。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企業文化對人的行為也就是執行力的影響。
對現代企業而言,執行力文化的建設應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對員工進行企業文化培訓
任何企業任何團隊都是由每一個個體組成的,優良的團隊行為都是由團隊成員中個人行為組成的,優良的行為必然由高尚的思想所支配,而高尚的思想來源良好的習慣,但習慣的養成往往非一日之功,這就要求團隊的領導都要從百年企業、百年樹人的高度,用向上的企業文化熏陶員工,用非凡的人格魅力引導員工,用嚴明的紀律約束員工,使員工真正形成用戶至上,真誠服務的思想,從思想深處認識到執行是對企業的一種應盡的義務,將自己的成敗與企業的興衰緊密聯系在一起。
建立賞罰分明的執行評價制度
執行文化的核心在于轉變企業全體員工的行為,使之能夠切實地把企業的戰略、目標和計劃落實到本職崗位與日常工作中去。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提出的強化理論認為,人的行為是對其所獲刺激的一種反應。如果刺激對他有利,他的行為就有可能重復出現,若刺激對他不利,則他的行為就可能減弱,甚至消失。因此,管理人員要能夠通過強化的手段營造一種有利于組織目標實現的環境和氛圍,以使組織成員的行為符合組織的目標。
此外,在企業內樹立和培養典型人物,可以加強團隊成員對執行文化的理解和記憶,這也是促進執行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手段。
提升管理者的執行力
打造執行力團隊,關鍵是要打造好核心團隊,尤其是團隊管理層,因為核心團隊的執行力很大程度上決定戰略成功與否。
實現管理者角色定位的轉變
作為現代管理者,應堅持“兩手抓”,一手抓策略,一手抓執行力。科學的策略是保證做正確的事情,而良好的執行力是正確地做事,再好的策略只有成功執行后才能顯示出價值。現代管理者角色定位的轉變,要求管理者應具備兩種能力的要求:灌輸思想的能力;貫徹行為的能力。這兩個能力缺一不可,否則許多宏偉規劃只能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