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興看到我的母校臺灣科技大學王靖維老師獲得工博會大會最大獎!真是與有榮焉。「第16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簡稱「上海工博會」)11月4日至8日在上海展出,臺灣科技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王靖維副教授的「全自動生物醫學影像計算技術研究與應用」榮獲大會最大獎-大會創新獎!
上海工博會是中國大陸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工業品牌展,也是學校展示推廣研發創新成果并尋求技術轉移及商品化的重要平臺。本屆工博會高校展區計有69所高校提供670件作品參賽,競爭激烈。上海工博會是中國四大展會中唯一具有中國國務院批準評獎資格的展會,評獎具有權威性,在業界享有極高聲譽,獲獎作品大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或高新技術產業化的產品。
王靖維副教授的「全自動生物醫學影像計算技術研究與應用」展品共計有10項專利與8篇的SCI頂尖期刊發表。此項展品中,王靖維老師的研究團隊開發一系列的全自動生醫影像計算技術,包含全自動側顱影像解剖結構對位技術、全自動側顱影像解剖結構辨識技術、4D MRI 全自動左心室和右心室之立體器官分割與重建技術、胎兒超音波自動辨識偵測分析之方法與系統、實時云端巨量超高解析醫學影像顯示、分享、處理與影像數據庫管理之方法與系統、應用于遮蔽情況下的人體姿勢辨識技術、全自動精準醫學影像注冊/對位之方法與系統,以及應用于呼吸中止癥與監看嬰兒的呼吸行為模式辨識技術,共8項子技術。
側顱影像標定與輔助診斷技術主要為牙科矯正、醫學美容、整形外科等診所所需,目前在側顱影像標定與輔助診斷發展領域中,大多為傳統醫學影像成形技術,主要以手動方式進行影像對位與融合,易產生人為的疏失、缺乏客觀的判斷,且因人工操作與處理延長術前規劃的時間,人工標定也容易產成誤差造成醫療糾紛。王靖維副教授開發的全自動側顱影像解剖結構對位技術和辨識技術能藉由自動化側顱影像標定而避免醫療人員的人為疏失與時間浪費,并以醫學影像的自動化對位與融合技術,協助醫務人員利用影像進行診斷、術前規劃以及與客戶的溝通效率等,有效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機率與程度。
王靖維老師開發的「胎兒超音波自動辨識偵測分析之方法與系統」能快速且精準的自動分割出股骨的位置,讓醫生快速的進行產檢,協助診斷,此項技術亦曾獲由英國牛津大學舉辦的「國際超音波醫學影像競賽」冠軍。而「4D MRI 全自動左心室和右心室之立體器官分割與重建技術」所提出的全自動分割技術處理一位病人約4分鐘,相較于其他全自動的方法,此技術可以加速66%以上的運行時間,這項技術也獲國際4D心臟MRI醫學影像自動分析競賽第二名的佳績。
此外,研究團隊開發的「應用于遮蔽情況下的人體姿勢辨識技術」利用姿勢模型,來表示追蹤比對結果,并實時偵測及分析體位的變化。「應用于呼吸中止癥與監看嬰兒的呼吸行為模式辨識技術」則能透過肢體動作、呼吸行為及各種身體姿勢檢測呼吸中止癥與監看嬰兒的呼吸行為模式是否異常。這兩項自動偵測技術更可以節省人力監看并增加患者或嬰兒睡眠時的安全性。
第16屆上海工博會以「高端、智慧、綠色」為主題,緊扣熱門產業,聚焦自主創新、產業結構調整,吸引2000多家中外客商參展,成為了解世界制造業發展的重要平臺。
關注AIM的訂閱號:創新品質決定企業價值
或服務號:AIM俐鉅創新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