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市發展都需要創新戰略,更何況是企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朱曉明提出,上海的下一個目標是 〝走向創新中心〞。他指出,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四個中心〞都是產業中心。從目前的發展看,成功的企業都在從〝產品中心〞向〝產品中心+創新中心〞轉型。創新是不容忽視的發展趨勢,放在城市上,就是從〝產業中心〞走向〝產業中心+創新中心〞。
朱曉明提出,打造〝創新中心〞,需要重視技術路線和環境條件。在技術路線上,城市要多一點科技預測。他說,〝昨天的科技預測,會點燃今日的科技創新〞。過去的有些科技預測,如今已經來到人們身邊,比如大數據;所以上海對未來的產業升級預測,也要多一點科技預測。而企業的發展也需要屬于自己的〝產品技術地圖〞來預測及導航,以便不斷〝對準→調整〞創新戰略,提升企業的獲利能力。
那企業如何快速、精準的制定自身的創新戰略呢?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芯片代工公司臺積電TSMC在〝創新月〞運用法國獨步全球的〝創新戰略思考圖IAH〞,讓企業的主管及負責創新的成員超過500人,藉由創新戰略思考圖的引導,啟發每位成員的創新能量,從創新思維的發散到收斂,聚焦擬定出自己公司獨特的創新戰略與計劃,以便讓企業用顛覆性創新之姿,重新找出自己公司的新商業模式及定位,獲得巨大的財務效益。臺積電也是臺灣股市市值最大的優秀公司。
以下是使用過創新戰略思考圖IAH的部分客戶:
• 臺灣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_TSMC
– 為公司內之”創新月”活動。
– 使用人數超過500人。
– 員工對于創新的想法不再僅限于產品,也強化其他領域的創新產生。
• 挪威工業局
– 持續使用此工具來提升挪威企業的創新能量。
– 到目前超過10,000人使用此課程。
– 企業找到所應強化的創新能力,并因些觸發各領域的創新。
• 里昂商學院
– EMBA企業高階層主管校友。
– 使用人數100多人
– 了解創新的領域與啟發創新的外在力量。
– 將創新的核心能力帶回,并設定出需強化的核心能力項目。
• 施耐德電器Schneider(法國)
– 公司高階層主管
– 使用人數約30人
• 東元電機
– 公司高階層主管及研發人員
– 使用人數約250人
• 全球還有非常多其他客戶,例如米其林輪胎、SEB(法國最大的家電)、法國電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