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中興、華為已經向包括小米、OPPO、步步高在內的手機廠商廣發“律師函”,指稱后者侵犯了其WCDMA專利。
記者就此事詢問小米、OPPO、vivo等手機廠商,對方一致回復稱“不知情”。不過,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中興)是玩真的,只要有些名氣的國產手機,都收到了中興的律師函?!?/p>
中興通訊向記者回復稱:“中興通訊是國內專利積累最豐富的廠商之一,我們尊重有利于終端產業健康發展的知識產權保護行動。其他屬于公司機密,不便對外發布。”
華為也并未就“律師函”給出回復。不過,華為回復記者稱:“華為非常重視保護自己的專利,同樣,華為也非常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
記者就此事咨詢了國內知名專利律師、大邦律師事務所袁洋,袁洋代理了國內絕大多數手機終端專利案件。他告訴記者:“目前還只是律師函。在當前的環境下無法預知下一步會如何發展?!辈贿^,袁洋認為:“專利是一種強大的競爭工具,無論是市場競爭,或者是尋求差異化發展,手機廠商如果想更上一層樓,就必須邁過這道坎。”
袁洋認為:“雙方會協商一段時間。如果中興、華為與其他國產手機廠商無法協商一致,肯定會提起訴訟,至于何時、對哪家公司提起訴訟,暫時還不清楚?!?/p>
市場焦灼醞釀專利戰
中國智能手機得競爭已然白熱化,而且市場走到了一個關鍵節點。
今年10月份,知名分析機構IDC給出2014年Q3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報告,報告指出:小米約1800萬臺出貨量成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廠商,占全球市場份額5.3%。同時,小米Q2以12%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最大的智能手機廠商。此外,OPPO則于今年7月取代三星,成為國內4G手機出貨最多的手機廠商,并持續至今。
而在2014年Q1、Q2的IDC報告中,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廠商還是華為。在Q3,華為手機出貨量為1650萬,與小米出貨量差距只有150萬。
“國產手機的競爭越發膠著?!笔謾C中國聯盟秘書長老杳說?!岸?,競爭的層面也從原來的價格、渠道,上升至品牌?,F在,專利也開始成為一個有力的武器。”
回顧歷史,在智能手機市場爆發的2011年,三星、蘋果這兩家包攬整個行業90%以上利潤的公司也爆發了大規模專利訴訟。2011年至2012年間,雙方在全球9個國家發起數十場訴訟,蘋果要求禁售三星的Galaxy部分產品,而三星則希望把iPhone 4S、iPad 2拉入當地國家的黑名單。
而如今,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激烈的市場競爭背后,一場專利戰是否在所難免?
“國產智能手機的出貨量持續攀升,這也給專利持有者維護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一方面,維權成本不變的情況下,維權收益會提高;另一方面,借助專利遏制競爭的必要性更強了?!敝袊ù髮W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告訴記者,“對于持有專利,尤其是持有核心專利或基礎專利廠商來說,現在機會非常好?!?/p>
在李俊慧看來,如果從專利數量上來判斷,“中興、華為,業務眾多,涉獵較廣,持有專利的總量比較多,此外,聯想則因為剛剛收購了摩托羅拉,收購清單中也包含很多專利?!倍渌謾C廠商擁有專利則相對較少,“而且,主要是使用、外觀等專利,非發明專利”。
記者日前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檢索中國專利公布公告,酷派、OPPO、小米、vivo、金立、魅族的發明授權分別為334、103、10、7、7、4件,聯想發明授權數為554,不過被聯想收購的摩托羅拉擁有約2300件發明專利授權,彌補了聯想的專利短板。相比之下,華為、中興的專利授權則分別為:22169、14493件。
華為在回復記者時提到:截至2014年8月31日,華為共申請了與終端產品相關的發明專利12000件,外觀專利1000多件。同時已經獲得中國專利授權1600件,歐美等境外專利授權500多件。目前華為消費者業務每年以1300件左右的專利申請量穩步增長。
李俊慧認為:“中興、華為,在通信領域有較深的積累,所以他們與其他手機廠商之間的專利沖突,也主要跟他們的基礎通信專利相關?!?/p>
不過,李俊慧認為,“國產手機廠商之間頂多就是打打口水仗,很少會升級為訴訟,大多數企業會通過協商解決,達成許可授權協議,或者交叉許可協議等?!?/p>
中興終端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呂錢浩在回復記者時表示:“中興對于國產手機加大知識產權保護、收取合法合理專利費持樂觀態度,這有助于產業鏈創新、可持續發展。中興支持專利費、專利授權、合作開發、租賃等多種合作形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