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電商獨家新聞,關注新浪微博:@電商培訓師廖志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廖志偉】
由于阿里巴巴今年雙11大打國際牌,“海淘”的意味變得很濃重,其他進口電商網站也都或積極參戰或蠢蠢欲動。但為何在洋碼頭CEO曾碧波看來,今年雙11卻是中國進口電商行業一次絕佳的觀戰機會。那么,站在進口電商“一哥”的立場上,看點何在?
【作者簡介】曾碧波,業內俗稱碼頭大哥,上海交通大學少年班高材生,浸淫電商行業多年,跨境電商先行者,對行業有深度的認知和見解。2009年,曾碧波創辦進口電商洋碼頭,并任CEO。同時也是億邦動力網特約專欄作者。
在過去半年時間里,整個跨境進口行業從低谷猶如打了激素一樣的快速成長,從年初完全屬于屌絲創業者的天下演變成今天隱約中眾多電商大佬開始干架的新紅海。
接下來的雙11大促,可以作為中國跨境進口電商行業的一個絕佳觀戰平臺:通過大劑量大批量大規模的集中性交易量和通關量可以整體考證產業上下游的戰略意志和整合能力以及政府的底線。而對于我們來說,其最重要的觀戰點就是:通過天貓國際雙11的大促來驗證中國政府對于保稅進口模式政策的最低底線。
為了最佳觀戰,我個人建議行業朋友可以將整個局面主要分開下面兩個流派并考證不同的要點:
1、保稅進口派(代表企業:天貓國際)
“保稅進口派”指的是基于中國跨境電商試點的6大保稅口岸的保稅備貨及保稅集貨模式為核心供應鏈基礎的幾個電商企業或者平臺。這當中最突出代表就是天貓國際。根據側面一些數據,天貓國際目前60%以上交易訂單是交由幾大保稅區進行備貨和發貨。考證要點為保稅進口的政府監管模式,關注要點不是海關的監管政策,反而是中國質檢總局以及國稅總局的監管底線。就如我之前點評海關56號文時,對億邦動力網講到的:“另外一只鞋還沒落地”。這另外一只鞋就是中國商檢以及國稅對于保稅備貨模式的監管底線。
保稅進口模式監管政策的穩定對于整個跨境進口產業鏈的價值巨大,如果能夠順利大規模走通,將有希望給接下來一年整個行業中所有的玩家打通一條康莊大道,幾乎可以顛覆性地大幅度推進整個傳統進口貿易產業的自我重構升級。
當然保稅進口模式有其天然的瓶頸和壁壘,用我們的話來說:“保稅進口模式太重,門檻太高”。該模式更多價值是給以中國傳統進口商或者境內水貨經銷商的一個新通道和洗白機會。對于國外的大多數出口商而言,這個模式的門檻還是太高了。這個也可以解讀為何目前天貓國際單量主要依賴少數爆款和實質性上是境內或者香港的一些經銷商。
2、海外電商直郵派(代表企業:亞馬遜直郵)
海外電商直郵派指的是基于現有的成熟的海外商品供應鏈體系,利用中國傳統成熟的個人快件通關模式來實現直郵的國外電商。這當中以亞馬遜開通直郵為樣本。
很多觀點認為,亞馬遜以及其他諸多美國電商開通直郵中國服務后,將對中國諸多的海淘、轉運等不具備產業鏈深度整合能力的項目帶來滅頂之災,這其實有點過于夸大了。
要知道亞馬遜直郵和諸多海淘轉運服務商的目標客群都是中國的深度海淘用戶,這些深度海淘用戶對于規范合法入境清關繳稅的心理容忍程度根據我們的經驗幾乎為零。我很好奇,希望觀察下使用亞馬遜直郵的深度海淘用戶們在看到諸多的稅單和稅負成本之后的反應,是不是還是會為了節省運費和偷逃關稅一如既往地選擇那些可以拼箱、可以灰色清關的諸多海淘轉運服務商。
亞馬遜們對于中國目標市場的策略以及純本土化整合服務,從商品信息到購物下單再到全程國際物流整合的本土化體驗,這些綜合起來都是一個看點:看看亞馬遜這種高大上的企業是不是足夠接地氣。
就我所知,要讓亞馬遜的交易系統支持雙字節中文地址下單購物,這其中的系統改造不是小事。而且根據我前段時間的測試來看,期間至少有三家公司打電話給我索取我的身份證信息,有些要復印件,有些不要。因此,在服務體驗的標準化構建上需要深度觀察和測試。
3、洋碼頭(做更到位的“直購”模式)
洋碼頭多年實踐與積累,對產業鏈各環節進行嘗試,一直在思考與構建的是一個符合“海外零售商的真正需求”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在思考潛在的國內消費者對于海外產品購買的服務體驗的期望如何安全合法低成本的得到滿足。
當然,不少同行朋友們也在慢慢抄襲我們的一些模式,比如手機端掃貨神器,海外團特賣,海外直購,以及國際直郵物流服務體系等等,我們喜聞樂見。這證明,這個模式,是務實和細致的,是滿足產業鏈需求的。同時我們也深知這需要多年的實踐和積累。
對于保稅進口模式,我們更多是選擇觀望政策突破,等待我們的天貓國際老大哥拱開菜園子;對于亞馬遜的直郵模式,我們認為其接地氣的能力需要重點評估,它投入大量的資源來實現完全本土化的境內消費體驗以及本土服務保障。而洋碼頭的直購模式可以做到如何,或者答案就在“直”字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