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僧:移動理財的深度化布局
從標準到非標
隨著余額寶的一炮而紅,移動互聯網理財行業爆發。盈盈理財是其中的一支新軍。
起初,盈盈理財從貨幣基金、保險理財等標準化產品切入,迅速圈住了大量用戶。在推出了幾款標準化產品后,為解決多方需求和風險控制,盈盈理財在2014年4月推出了一款類似P2P的非標準化理財產品“穩盈貸”。
與其他P2P產品相比,穩盈貸更像是P2C(Person to Company)產品,即投資人是來自線上平臺的個體投資人,借款人是企業端,且以中小企業為主。目前,盈盈理財主要涉足車抵押、存貨質押和保理、小微貸四種非標資產通道。
所謂的車抵押,指的是借款人以汽車作為抵押物,從而獲得貸款。
存貨質押,是指借款人以存貨作為質物,向信貸方借款。生產企業要融資時,需提供超額的抵押貨物,運輸到倉儲管理機構由盈盈理財統一做質押監管,同時第三方機構負責兜底。此外,盈盈理財在供應鏈金融方面也涉足保理產品。
盈盈理財的小微貸業務主要與當地相對熟知的企業,或者是垂直領域的代理商合作,采用 “多家擔保+合作機構”的模式共建風險控制架構。
從標準化產品和通道業務做起,最終向非標產品和垂直深度擴展,在沙僧看來,長遠的核心競爭力應該在后者。
金融屬性造就未來
盈盈理財主要面向初入職場的年輕人,目前80%以上的用戶都在25~30歲之間,是傳統金融機構覆蓋不全的人群。“他們能夠理財的錢有限,且沒有豐富的投資經驗,風險承受能力低。對他們來說,理財的基本要求是門檻低。”
盈盈理財的目標是希望通過移動端,把這部分用戶進行篩選、沉淀,漸漸打入未來的核心理財投資人群。 “好的體驗就是便捷的支付環節、順暢的版本更新。”沙僧解釋,“由于移動理財用戶與智能手機活躍用戶相吻合,因此移動端用戶獲取成本相比PC端更低。”
目前,移動端理財市場的增量仍然很大。“假設盈盈理財能在熟悉的市場里形成自己的小閉環,在風險可控和成本降低的情況下,理財收益勢必提高。”
羅富堯:厚積薄發的保理市場
現金流才是王道
“供應鏈金融是可操作性強的特色業務之一。”其最大的特點是在供應鏈中尋找出一個大的核心企業,以核心企業為出發點,為供應鏈上的企業提供金融支持。一般來說,在供應鏈中競爭力較強、規模較大的核心企業因其強勢地位,往往在交貨、價格、賬期等貿易條件方面對上下游配套企業要求苛刻,從而給這些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不同于核心企業通過銀行解決融資需求,上下游配套企業恰恰大多是中小企業,融資瓶頸往往難以打通,結果最后造成資金鏈緊張,整個供應鏈出現失衡。同時,隨著近年來供應鏈融資成本的提高,現有的資金鏈條不再像以往那樣穩定。
基于此,融易保理找到了一個切入點,通過對接核心企業財務系統,實現訂單同步。一旦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產生需求,融易保理便可及時幫助它們打通融資瓶頸,緩解周轉資金壓力。通俗點來說,就是幫助經銷商向廠商墊付資金,擴大經銷商的信用額度和經營狀態。
保理市場困局待解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商業保理或許還是一個陌生的詞。更多的人偏向于把保理機構當做是一家擔保公司。
相較于銀行保理,商業保理機構更專注于向某個行業或領域提供調查、管理、結算、融資、擔保等一系列綜合服務。商業保理通常更看重應收賬款質量、買家信譽、貨物質量等,而非賣家資質,爭取做到無抵押以及壞賬風險的完全轉移。
在互聯網生態環境下,商業保理的業務模式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就業務層面而言,互聯網金融大大弱化了傳統供應鏈中核心企業的作用,起關鍵作用的是匯集了大量商家和交易的網絡信息中介。就資金來源而言,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將大大降低保理商對于銀行的路徑依賴,產生所謂的金融脫媒效應。
“我國保理行業還處于混沌狀態。”保理行業的份額占比太小,保理機構也是五花八門。此外,效率低下也是一個大的阻礙因素。
盡管國內的保理市場如履薄冰,但那些有著獵鷹一般眼光的人還是機敏地嗅到其間蘊藏的巨大商機。羅富堯堅信“這是一片新藍海”。
盛子夏:微貸的數據沖擊波
大數據里“淘”商機
大數據和金融——兩個原本毫無關聯的概念,如今因為互聯網緊密聯系在一起。在盛子夏看來,微貸就是大數據與互聯網金融的美好結合,即“由數據而產生,也是因數據而驅動,更是依數據做出決策”。
微貸做P2P網貸具有先天的優勢。阿里目前擁有的品牌主要面向中小微企業以及個人商戶,具備了海量的用戶源優勢。在長期的經營過程中,這些企業和個人累積了海量的資信數據,為微貸提供了數據源。
支付寶擔保交易是為買賣雙方提供一個第三方的擔保賬戶。整個流程遵循買家付款、賣家發貨,待買家完成收貨確認付款后,第三方再將款項打給賣家的方式。支付寶擔保交易在買賣雙方之間充當擔保人角色,側重保護付款方資金安全。
但對賣家而言,由于貨款不能即時到賬,因而存在一定的資金壓力。基于此,小微微貸看到了商機,產生了第一項業務——淘寶訂單貸款。
通過對買賣全流程、交易信用等數據的判斷,微貸提前把資金提供給賣家,解決資金周轉問題。而后,微貸更進一步提出了淘寶信用貸款,根據淘寶、支付寶的網絡行為數據對賣家進行綜合授信評分,從而向賣家給出授信額度。
將大數據進行到底
盛子夏表示,數據分析在整個阿里小貸業務決策中一直處于核心位置,“除了向公司的管理決策層提供科學客觀的分析結果及建議,還對業務流程提出優化改進方案。”
首先,體現在數據人才的人員占比。在傳統的金融機構里,從事數據分析的人員占比基本不到5%;而在阿里小微微貸,但凡工作內容與數據分析相關的人員占比約為30%。而在放貸決策的風險管理團隊中,數據人才的比例更是達到了80%。
其次,體現在數據化業務的運營方式上。微貸由數據的本源出發,通過不同指標的多元組合,找到活動的目標群體。“通過數據發現的用戶群往往比憑空想象得到的群體的消費轉化率更高。”
再者,體現在數據統一化的授信框架。微貸圍繞淘寶買家與支付寶用戶的個人消費信用數據庫,以及包括電商、政府、水電煤等外部數據來源,進而構建和轉化為一套用戶能夠使用的授信數據。通過分門別類,用戶將來可以依據不同的使用場景,選擇相對應的信用評估結果。
互聯網金融不斷創造出各種產品,初衷是基于最簡單的邏輯:用戶要什么?我們能提供什么?可以預見的是,微貸今后任何的互聯網金融創新都將根植于大數據。但是在盛子夏心里,更為期待的是將消費數據的觸角延伸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樊噲:開放平臺的金融驅動力
另類P2P模式
在樊噲看來,招財寶是大阿里體系繼內外貿訂單、商品零售、線下生活服務后又一次在交易市場的專業布局,而這一次涉足的是資金交易市場。
“招財寶是一個互聯網投資理財的開放平臺。”站在投資者的角度,招財寶現有三大類可供用戶購買的產品,包括基金產品、保險產品和借款類產品(中小企業貸和個人貸)。
原理上,與招財寶合作的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平臺發布保本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中小企業和個人可以通過平臺發布借款項目,并由金融機構提供本息保障;余額寶用戶則可以通過平臺購買理財產品或向融資人直接出借資金,以獲得收益。
“這一模式與目前的P2P模式十分相近。”樊噲強調,“不同的是,招財寶不參與風險擔保、市場定價等方面,只給投資者提供專業的投資平臺。”
傳統的借貸場景主要以傳統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為借貸中介。因為技術、運營等繁瑣的流程,存款與貸款之間往往存在時間、地域差異。由此產生的“期限錯配”是導致傳統銀行對借貸要求標準難以下調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招財寶平臺的借貸場景中,通過大數據算法可以減少中間因錯配而造成的系統性風險。
與普通的理財平臺相比,招財寶的“撒手锏”還在于“變現”功能。假設用戶在存期要用錢,可以將自己在招財寶平臺持有的指定理財資產作抵押,憑借金融機構提供風險評估和擔保措施,通過借出人直接向借入人借出資金的 “個人貸”項目來實現融資,此外用戶也可以選擇立即進行變現。
換言之,在一個理財產品的期限內,投資并沒有轉讓債權,而是變身“個人貸”進入招財寶交易平臺,找到新的投資者來接手這個“個人貸”,原產品收益率完全保持不變。用戶僅需要按照總金額支付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的平臺手續費,既獲得流動資金,又能享有固定收益。
招財寶現有的產品類型多為低風險保險產品及分級債基金,收益率并不高,年化收益率在5%~7%之間。同時,“招財寶經由金融機構提供投資保障的特色體現在降低風險。”據悉,在平臺上運營的金融機構已有40余家,而排隊等待進駐的金融機構也不少。至于如何挑選合作的金融機構,樊噲表示,除了考察其風險管理,更重要的是風險兜底分析。
撬動市場的杠桿
樊噲認為互聯網金融的核心在于兩件事:其一,通過大數據對資產數據做多維度的綜合處理,利用互聯網實現信用數據的融通;其二,由于個人信用來自多維度、多視角的動態信息編制,因此,大數據能夠幫助個人信用的構架變得更加多元和立體。
在樊噲看來,市場化分工最大的價值在于個人能夠把自己做得最好的事情放到市場與他人做得最好的事情進行交換,實現整體市場的效率最大化。“招財寶堅持開放平臺,也是希望可以通過專業的金融機構最終實現由風險交換到風險轉移的最佳效果。”
基于大數據,招財寶降低了融資的信用成本;基于專業分工,它又降低了市場的交易成本。最終,每一筆融資的利益都能集中在兩端,中間的結構化成本逐漸消失。整體而言,既提升投資者的投資收益,在同等的風險水平下實現利益最大化;也降低融資者的融資利率,在同等的效益水平下實現利率最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