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訂餐平臺“到家美食會”宣布融資的同一天,餐飲服務平臺易淘食也宣布完成B輪近2000萬美元融資,由新希望產業基金(厚生資本)領投。這只是眾多餐飲O2O企業中的兩個代表,除了它們,包括餓了么、小組飯、客如云等在內的創業企業,大眾點評、百度、阿里巴巴、美團等在內的互聯網大佬都對這一領域虎視眈眈,說是紅海一點也不為過。
在融資發布會(同時也是易淘食三周年慶典)上,易淘食CEO張洋直言,其團隊是在紅海中活了下來,走過錯路,做過轉型,非常不容易。“KPI每個月都在變,方向每個月都在變。”
易淘食面向C端的訂餐網站,但這并非其業務主力(主力是B端服務)
例如,易淘食做過的一個重要轉變是放棄小商戶,重點攻大型餐飲連鎖品牌。這類企業標準化更強,運營也更穩定。這一轉折讓易淘食規避了與小商戶合作的風險,專注在大品牌的深入合作上。
張洋稱,在未來的18個月內,易淘食的目標是要覆蓋20萬家餐廳(目前覆蓋量是2萬),這意味著易淘食需要降低門檻,免費成為其拓展餐飲企業的殺手锏,張洋預測,這一策略將很快讓此前因為價格因素不愿接入易淘食的餐飲企業快速跨進互聯網時代。
以下是張洋與億邦動力網以及其他媒體的互動問答,從2B與2C戰略、物流配送戰略、餐飲企業合作戰略等方面闡述易淘食在紅海中求生的經驗與體會:
1、本輪融資的投資方厚生投資似乎此前很少出現在互聯網領域中,易淘食為什么選擇與這家資本合作?
張洋:因為厚生投資在在餐飲行業最有資源,有各種餐飲業的供應商資源,因此我們會優先考慮,我們進行的是戰略投資。(編者注:厚生投資母公司是新希望集團——在農牧業的資源非常強大,也是中國最大的肉蛋奶供應商之一。厚生投資管理了新希望產業投資基金(I)和新希望產業投資基金(II)以及厚生新興產業投資基金。其中,新希望產業投資基金專注于大農業、泛食品領域的投資,其投資人包括淡馬錫、ADM、三井、華西希望集團、德龍集團等。)
當然我們也會接觸其他一些資本,未來會考慮追加投資,引入其他投資方。
2、您強調易淘食要主攻B端,那現在易淘食C端的產品發展如何?未來有怎樣的打算?
張洋:目前C端產品有六七百萬用戶。這個領域的競爭對手太多了,所以我們會先放一放,不打算在這里燒錢,因為不一定有用,最終不一定能留下來。
現在百度、阿里、美團都在做這個領域,產品同質化很強,活下來就要拼爹、拼錢了,我們不打算把錢花在這上面。對比之下,在B端我們基本沒有什么競爭對手,所以我們目前的重點依然是撬動B端。
3、目前易淘食自有配送團隊和第三方配送團隊占比情況如何?怎樣保證配送質量?
張洋:目前我們自有的配送團隊(指易淘送)有200人左右,第三方配送團隊有1000人左右。我們有自己的物流標準體系,不符合標準的會淘汰掉。
在配送上,我們選擇了從物流公司轉變為“物流調度公司”,因為如果所有物流配送都要自建,成本太高了。我們有更好的選擇,就像打車領域,你可以選擇自己建一個出租車公司,也可以選擇做一個像滴滴打車一樣的調度者,我們要做的就是調度者。
4、易淘食一個很重要的業務是餐飲企業后端系統,例如CRM,這是否意味著,餐飲企業原有的后端軟件是否會被淘汰?
張洋:360(免費)殺毒軟件出來以后,還有人用瑞星嗎?當然我們不會強迫用戶,讓客戶自己選擇。他們可以選擇用原來的收費軟件,我們會開放接口,支持其原來的軟件系統,不會逼迫其二選一。
5、餐飲企業人員流動非常大,這是否會影響到易淘食對其員工的培訓?
張洋:是的,這就是我們會選擇餐飲連鎖企業合作的原因。連鎖企業有更好的運營體系,即使員工有變動,不會影響到企業的運營,所以我們通常只給餐飲連鎖企業培訓一次,他們對員工變動有完善的迭代和交接機制。
而單店就相對困難了,除了人員流動大的問題,單店還容易倒閉,每八個月倒閉一家,剛剛培訓好,剛剛弄清楚,倒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