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被央行暫停的二維碼支付近日又重新回到公眾視線內。不管是第三方支付機構還是銀行,都在暗中布局二維碼支付。對此,央行并沒有做出公開回應,僅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以及銀行對試點二維碼支付進行備案。
現象:二維碼支付爭奪戰仍在繼續
北京商報記者發現,第三方支付機構中的財付通和支付寶近日向公眾推廣了二維碼支付。比如,微信最新版本新增了面對面支付功能,通過掃描二維碼實現“收錢”功能,相當于重啟了微信二維碼支付。微信支付還與京東合作,通過掃一掃便可使用微信進行支付。支付寶也在日前與部分商戶合作開展用二維碼支付返現的活動,在2014年10月9日前,使用支付寶錢包在望湘園、旺池、漫湘小館園任一門店消費滿100元就可以享受立減15元的優惠。
與此同時,包括工行、交行在內的多家銀行也在各自手機銀行中暗中布局二維碼支付,某家銀行也開始通過手機銀行二維碼支付賣起了理財產品。
銀聯也不甘示弱,已經暗中開發了二維碼支付模式,但并沒有進行商業推廣。據悉銀聯研發的二維碼支付模式,用“掃碼”取代“刷卡”,但其掃碼流程與支付寶、財付通模式卻相反,即消費者移動終端生成銀行卡信息的二維碼,商家進行掃碼后完成資金信息傳遞并支付。
銀聯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銀聯出于安全問題并未啟動過二維碼支付的商業應用。“銀聯的電子商務與電子支付國家工程實驗室一直都在聯合境內外產業各方積極研究、探索包括二維碼支付在內的各種創新支付模式。基于二維碼支付安全性問題尚未得到徹底解決,銀聯在市場上從未啟動過二維碼支付的商業應用。”該負責人說道。
種種跡象表明,不管是第三方支付機構、銀行還是銀聯,都在暗中布局二維碼支付,并打破央行此前3月的“暫停令”。
揭秘:央行目前要求備案試點二維碼支付
2014年3月14日,央行以“掃碼易被植入木馬病毒,存在安全隱患”為由,叫停線下二維碼支付業務。 安全隱患主要包括支付系統的安全性和二維碼信息本身以及掃碼環節的安全性。從銀行試點的二維碼支付來看,安全性大有提高。銀行的二維碼支付目前僅在系統內運行,能夠保證安全,不過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安全性還有待考證。
雖然此前央行毅然決然叫停二維碼支付,但是面對多家第三方支付機構以及銀行線下推廣二維碼支付,央行也并沒有進行公開回應。
多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均表示,央行目前僅要求對試點二維碼支付進行備案和溝通。支付寶相關負責人表示,已向央行進行具體業務的匯報與溝通,并會根據央行要求遞交相關資料,如有任何進展,會隨時通報。財付通相關負責人表示,已經在與央行、支付清算協會等監管部門取得正面溝通,并著手討論和制定相關支付標準和安全標準。
原因:贏得客戶黏性
到底何為二維碼支付? 二維碼支付是將商品頁面或訂單信息生成二維碼,然后通過手機掃描,讀取商品信息并生成訂單進行支付。在二維碼支付市場上,最先啟動的是在國內占第三方支付市場份額最大的支付寶、財付通,但是央行最先暫停的也是第三方支付機構的二維碼支付。
值得一提的是,為何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銀聯都在積極備戰二維碼支付?實際上,不管是第三方支付機構還是銀行機構,通過線下進行二維碼支付暗戰為爭取更多客戶,從而增加客戶黏性,同時,移動支付業務前景十分光明,誰能搶先獲得這一部分市場,便能在這個市場站穩腳步。上述財付通業務負責人表示,不用考慮盈利問題,只要圈住用戶自然有盈利空間。
根據日前央行公布《2014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二季度全國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150.38億筆,金額456.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35%和17.42%。其中,移動支付業務9.47億筆,金額4.9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5倍和1.37倍,移動支付業務同比超一倍,繼續保持高位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