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臺灣媒體爆料稱,阿里巴巴和騰訊有意以入資的方式,與藍天集團旗下連鎖電腦賣場百腦匯進行O2O合作。
令人心生疑問的是,而今的數碼商城業態,已經被電商沖擊得江河日下,阿里巴巴和騰訊究竟是看中了這塊“雞肋”的什么?某數碼商城集團CIO(深喉)向億邦動力網道出原委。
曾經車水馬龍的百腦匯而今門可羅雀
億邦動力網:阿里巴巴下半年有意入股百腦匯3成,騰訊對百腦匯也是虎視眈眈。這個消息有聽說嗎?
深喉:剛剛看到。有些出乎意料。百腦匯這種數碼商城的業態已經是走下坡路了,看不出有入股或者投資的價值。
億邦動力網:阿里巴巴上半年也投資了銀泰商業,傳統零售正在被互聯網公司“吞噬”,雖然都受到了電商沖擊,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顯然這塊“雞肋”還食之有味。
深喉:從這個角度剖析,這筆交易最有可能看中的不是數碼商城本身,而是百腦匯占據的核心商圈。趁著這幾家數碼商城都顯露出疲態,低價買進,還是劃算的。
億邦動力網:互聯網企業變成地產開發商,先趁虛而入,占據有利地形,但未來發展上則不以數碼電腦為核心。
深喉:是的。這兩家互聯網企業的介入,會重新把地皮炒熱。
億邦動力網:數碼商城是否已經開始自身的電子商務化建設?
深喉:這類的公司都在做嘗試,但是跟傳統企業做電商很難成功一樣,有很多的難處。
億邦動力網:難處來自于哪里?
深喉:第一是團隊,理念從傳統商業轉換到電商,很不適應。第二是數碼商城本身不是渠道或者貨源的控制方,只提供場地,典型的“二房東”,產品控制力偏弱。第三,做電商需要很大的投入,在數碼行業毛利率普遍偏低的情況下,公司會不會投入很大力氣做電商?
億邦動力網:一邊是遭遇電商夾擊,一邊線下業務也在萎靡,數碼商城這種業態未來路在何方?會不會消失?
深喉:不會。
數碼這個品類未來會越來品牌化、精品化。當然,在線下大賣場中,體量一定會收縮。
我最新思考的概念是,電腦城未來會不會成為一個O2O綜合體?不只是數碼,引進各種業態,更注重線下體驗。
O2O的概念大家提的都比較多,但真正能夠落地,必須是和線下占據有利地理位置的實體去合作才能做成。
這也是阿里巴巴、騰訊為什么會投資百腦匯,先占據核心商圈,然后拓展O2O的戰略。
億邦動力網:據了解,百腦匯、頤高這樣的數碼商城選址未必都在核心商圈。
深喉:肯定不是像杭州武林廣場的那種,太貴了。只有做商業地產,做百貨的零售企業可能會選擇在絕對核心商圈選址。毛利率非常高的行業才能制成。而數碼商城則可能選擇相對核心的位置。
億邦動力網:數碼商城在線下的毛利率能有幾成?
深喉:對外我們通常說5%左右,實際上在10%以內。數碼商城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租金、戶外廣告費、活動費。
億邦動力網:你們目前對數碼商城這個業態的未來應該是看得很清楚明白的?做電商或者O2O還有沒有希望
深喉:我們自己看得很明白,也在不斷做新的嘗試。最主要的兩個方向,一個是原有核心業務的電商模式該如何走,另一個是整個集團業務重心的戰略轉移。
希望是有的。這個商圈是我的,我站住了,資源不開放,不讓你進來,你就很難進入。
當然,線上也會有品牌、商家轉戰到京東、天貓,但線下必須也要依賴渠道,用戶必須到線下的商圈里體驗。
億邦動力網:3C數碼對線下體驗是否有很強烈的需求?
深喉:我們在轉型,未來叫“新商業”。不單是3C數碼,不是電腦城。可以向其他任何可能的產業去擴展。我可以在數碼城里面、街邊,乃至商圈掌控范圍之內開咖啡館,在一樓開小百貨超市,營業了一段時間,客流都很大。
億邦動力網:O2O綜合體里,業態的多樣化帶來客流的多樣化,也會最終變成收入的多元化。但另一方面,會稀釋原有的3C數碼占比,接近一個什么樣的比例是合理的?
深喉:沒有設定要到什么比例。只是最終目的要掙錢,要商戶跟著我們一起掙錢,要把規模做上去,這是一個樸素的商業思想。
億邦動力網:商戶不再跟著數碼商城一起玩的標準是什么?
深喉:一年比一年掙錢少,或者很難掙到錢了,就會退租。所以,傳統零售,包括數碼商城也在和商戶一起創新,比如移動互聯網,我們幫助商戶做微信公眾號開發,做微店,一起來做銷售。跟阿里巴巴也會做O2O的業務合作,與銀泰和阿里巴巴的模式幾乎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