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消息,億邦動力網獲悉,香港政府統計處“零售業銷貨額按月統計調查”顯示,今年6月的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為371億元,較去年同月下跌6.9%,上半年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也比去年同期下跌1.1%,持續下滑的銷售額反映香港零售業或將進入“寒冬期”。
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以來,香港零售數據一直下滑,4月份下滑幅度甚至達到9.9%,這對于“購物天堂”來說,很不正常。2003年實施自由行之后,香港的零售額一直都是往上走的,10年間漲了足足2.5倍,但2014年成為香港零售業的轉折點。
通過總結,億邦動力網發現,原因主要有:
1.內地客的消費結構這一兩年間發生了改變,更傾向于購買物美價廉的日用品和一般商品。另外,內地反腐力度加大,讓奢侈品和名貴禮品瞬間丟掉了不小的市場。
2.某些刻意反內地的行徑,嚇走了不少內地客,這被稱為是造成蕭條的罪魁禍首。
3.港府的決策也對香港零售產生了影響,去年,港府開始限制內地游客帶嬰幼兒奶粉,現在又開始討論削減自由行人數的可行性。
尤其是削減自由行人數,有香港經濟學者估計,如果削減兩成自由行旅客,香港生產總值至少損失400億元港幣,失業人數亦會增加超過1萬人。香港零售額勢必還將繼續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