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購物已改變了很多人的購物習慣,隨著互聯終端社交平臺的火爆,以“朋友圈”為代表的朋友間交流平臺也讓不少人嗅到商機,成為代購產品展示、銷售的渠道。
朋友圈海外代購很“吃香”
低價、高端是“海淘”的代名詞,它讓消費者用較低的價格買到了海外的商品,其中,奶粉、化妝品、尿不濕等產品在代購群體中最為吃香。“以前買進口化妝品大都在有信譽保障的大網站,后來看到微信朋友圈認識的朋友在代購,就在朋友那里購買了。”周女士告訴記者,微信朋友圈的東西還真心不少,像洗手液、牙膏這樣的小生活品可以買到,就連動輒幾千上萬元的名牌包包也能買到。
記者在微信查找一欄輸入“代購”兩字,便出現一連串公共營銷賬號,記者看到,這些微信店面,除了奶粉、化妝品之外,主要以奢侈品代購為主,充斥著各種國際名品的服裝、皮包、手表。而隨機采訪的6位微信朋友圈的朋友中,有4位表示曾經在微信朋友圈中代購過商品。
新規實施將規范海外代購
一位從事代購的掌柜告訴記者,這些代購的商品之所以會比國內專柜便宜很多,除了省去了進口化妝品在中國的廣告、柜臺、人員等費用外,其實也源自這些化妝品都是以個人自用物品申報入關而省下的關稅。
不過從本月起,這種海外代購行為將得到規范。8月1日起,海關總署《關于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正式實施,這項新規將對通過電商渠道交易的進口商品實施重點監管。此外,一些以海淘之名售賣假貨的行為也將受到打擊。新規要求,所有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的經營者、物流企業,數據要通過電子商務通關服務平臺與海關聯網對接。電子商務企業應將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信息提前向海關備案,貨物、物品信息應包括海關認可的貨物10位海關商品編碼及物品8位稅號。這對于擔心買到假貨的“海淘族”來說,是一項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