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一個月的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期已于6月28日結束,有報道稱,今年底或明年初,網絡售藥新政將正式實施。記者昨天調查發現,解禁網售處方藥引發爭議。
非處方藥網上熱賣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近期發布《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將解禁處方藥網上銷售,非連鎖藥店企業或可網上售藥。
采訪中記者發現,多數藥品在網上銷售會比實體店便宜20%左右,有的便宜得更多。在天貓醫藥館上記者看到,999板藍根顆粒促銷價13.5元,最近一個月成交2092件,絕大多數買家給出的評價是“性價比很高”。另外一種“復方薄荷腦軟膏”,僅售23.9元還包郵,月成交記錄2823件。
支持:能緩解看病貴
對于處方藥也可在網上售賣,西安市中醫醫院安軍明主任認為,只要診斷清楚病情,不管是網上還是實體店,消費者在哪兒買藥都可以。這是個新鮮事物,只要加強監管,防止出現假藥,對老百姓來說又多了個購藥的渠道。“我覺得這樣能緩解看病貴!”曾做過醫藥生意的李先生說。如果全面放開處方藥網購,全國線上線下的處方藥零售變得透明,對老百姓來說肯定有利,當然會對醫院藥房造成沖擊,促使醫院改革緩解看病貴,這不是大好事嗎?
記者隨機采訪了10位市民,7位表示贊成。在小南門附近買藥的王女士說:“我有糖尿病,老伴有高血壓,一年四季常吃藥,如果網上買藥能便宜些,我肯定讓兒子幫我在網上買了。”
反對:易致假劣藥泛濫
但是,持反對意見的也比較多。媒體報道稱,我國十多家行業協會和知名藥企相關人士,曾輾轉湖南、北京兩地,反對處方藥上互聯網銷售。
西安大唐醫院史多林院長認為,網上售處方藥準入門檻簡單地放開,容易導致假劣藥品泛濫,將威脅老百姓用藥安全;一般情況下常規病處方藥三天復診一次,藥品劑量和種類都要調整,一些市民為貪圖便宜網購許多藥,萬一出現問題,醫院和網店責任很難鑒定。
市民林先生說:“藥品是特殊商品,萬一快遞方的運輸條件達不到要求,危及藥品質量咋辦?再說網店復雜,有效監管比較難。”
影響:沖擊實體藥店
“不少業內人士之所以反對,是因為觸及了他們的利益,割了他們的‘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電商人士稱,此前,醫藥電商只能售賣占市場20%的非處方藥。據統計,2012年,我國的醫藥B2C(商對客)的規模為16億元,而2013年就達到42.6億元。如果網售處方藥放開,實體藥店將面臨洗牌。
省社科院副院長、著名社會專家石英說,網售處方藥放開是一個大趨勢,只要監管到位,就可以放開,還可以改變醫改過程中的難題,比如“以藥養醫”。專家建議前提要加強監管,網售的藥品必須可溯源,商家必須持有資質;保證存儲、物流配送條件達標,醫師在線服務;萬一出現問題,嚴懲不貸。
新浪微博 @電商培訓師廖志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號:jackie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