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被保監會發文叫停的機票捆綁航空保險一類的銷售行為,換了個名目,又悄悄地卷土重來。
日前,消費者金小姐(化名)向《中國經營報》記者反映,在攜程上買機票,被強制綁定了航空保險,并且購買機票以后得不到正規的行程單,無法報銷。
記者向攜程求證此事,得到的回應是,這張機票標有“旅行套餐”字樣,為組合了機票與其他旅游產品的組合旅游產品,不存在捆綁銷售或者加價銷售的問題。
但是,資深業內從業者對本報記者表示,這其實是業內的一個貓膩,打的是“擦邊球”。“所謂旅行套餐,主要產品就是機票,不包括任何旅行產品,旅客必須在攜程禮品卡、航空意外險、旅游優惠券中三選一,這不是強制捆綁銷售是什么?”
在業內人士看來,攜程強制搭售航空保險是因為利益驅動。30元的意外險,攜程能拿走24元,攜程通過降低票價提升銷量,再搭售保險的這一新模式比單獨賣機票的舊模式利潤更大。
強制選擇的“旅行套餐”
日前,消費者金小姐(化名)向記者反映,在攜程上買機票,結果卻發現,被強制綁定了航空保險,并且購買機票以后得不到正規的行程單,無法報銷,售后有問題。
在微博上,記者發現類似的情況并不少見。不少網友反映在攜程上定的機票,收到的報銷憑證卻是旅行社發票,沒有行程單,無法報銷機票。給客服反映后說定的是旅行套餐,沒有行程單。
記者在攜程網上發現,確實存在上述情況。搜索從成都到深圳的6月18日的機票,跳出來第一個搜索結果是四川航空3U8701航班4.3折的機票,折扣價是611元,后面標注有“旅行套餐”字樣。點擊進去,套餐則附加有30元的“攜程禮品卡”、30元的“航空意外險”以及原價60元現價30元“旅游優惠券”,且必須三選一才能購買機票。同一航班的票價四川航空官網價則為4.7折,660元。
記者向攜程求證此事,攜程方面的解釋是,不存在捆綁銷售或者加價銷售的問題。攜程相關人士表示,“旅行套餐”產品為組合了機票與其他旅游產品的組合旅游產品,是攜程為了滿足客戶一次性預訂需求而選擇的將度假頻道的部分產品放到機票頻道進行銷售。和機票組合的包括航空意外傷害保險、旅游優惠券、禮品卡任選其一,根據不同航線航班可選擇的套餐種類也不同。
上述攜程人士還表示,不需要同時購買其他旅行產品的客人可以選擇“商務優選”等產品,挑選同航線的其他非套餐機票。
對于為什么沒有提供行程單,攜程則表示,“旅行套餐”產品不同于普通單獨購買的機票產品,而是類似旅游度假產品。旅游度假產品中,雖然也有飛機行程,但不會單獨提供行程單,而是提供全額發票,“旅行套餐”也是如此。客人如果確認必須用行程單報銷,建議選擇“商務優選”等提供行程單的單獨機票產品。
但資深業內從業者告訴記者,從套餐內容來看,其主要產品就是機票,并不包括旅行門票、酒店等產品,實際上就是打折機票綁定相關費用。“攜程不過是換了個名目來規避監管風險。”
機票強制捆綁銷售這類情況已經是業內通行慣例。早在2013年保監會就專門下發了叫停捆綁銷售保險的通知,特別強調是群眾反映突出的飛機票、火車票、汽車票等銷售環節強制搭售短期意外保險問題。
航空法專家張起淮表示,捆綁銷售行為涉嫌違反了保監會的有關條例和《保險法》的法律法規,違反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在《保險法》方面違反了保險合同的自愿訂立原則,如果消費者對這種銷售模式有異議的話,可以向消協或者中航協進行投訴,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背后利益考量
受“去哪兒”等競爭對手的打壓,機票市場競爭激烈,現在國內機票的價格已經比較透明,各家代理商拿到的價格差異一般不大。為了搶客戶提銷量,各家代理往往會拿出自己傭金所得的一部分讓利給客戶,用更低的價格來吸引客戶。但是對于攜程這樣一個龐大的上市OTA來說,讓出1個點的利潤就等于讓出了一大筆的收入。所以攜程的辦法是:低價吸引客戶,通過賣保險和代金券再把利潤賺回來。
據業內人士透露,攜程有很大一部分利潤是來自保險代理。以攜程這樣的規模,拿到保費金額的80%甚至更高的比例作為代理傭金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也就是說30元的意外險,攜程拿走24元,保險公司拿6元。攜程通過降低票價提升銷量,再搭售保險的這一新模式比單獨賣機票的舊模式利潤更大。
而搭售的攜程禮品卡、旅游優惠券等則相當于向攜程“預付款”,雖然可以用來抵扣攜程預付類景區門票、酒店和旅游度假產品,但以攜程的銷量,可以沉淀一大筆資金,產生巨大的現金流、投資收益和資金周轉便利等好處。而且,很多用戶其實只是在攜程上購買機票,并不實際使用此類代金券。
事實上,攜程搭售的保險保費也是偏高的。以國內某保險公司費用標準為例,100萬元保額的航空意外險,保險期限一年,不限乘坐多少次飛機,每次都有保障,保費僅為40元。而攜程賣的100萬元保額的航空意外險,只保一次飛行(約1~5個小時),保費就要30元。
另一方面,攜程為了與對手打價格戰,也必須吸引一些能拿到低票價的小代理商進駐,搭售航空保險,其中也可以拿出一定部分給小代理商。
作為傳統一家獨大的OTA,此前攜程的機票以自營產品為主。但是受到競爭對手低票價戰略的沖擊,攜程機票業務一度出現下滑。在梁建章回歸攜程以后,攜程開始改變做法。為應對價格戰,攜程機票業務開始實行開放平臺戰略,除了自營產品外,也引入了一些供應商產品。
“攜程希望通過這些供應商提供與競爭對手同樣低價的產品來吸引客戶。”攜程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事實上,這一做法也確實起到了效果,攜程2013年全年財報顯示,攜程機票業務在2013年持續強勁增長,機票業務量連續三個季度保持30%以上高速增長。但由于開放平臺所帶來的可能監管漏洞,將是攜程在未來一段時間需要面對的問題。
新浪微博 @電商培訓師廖志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jackie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