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清華北大總裁班電商專家廖志偉
以上種種,都令當今火爆的“網紅”陷入風波。
去年網絡直播平臺近200家
微信粉絲超過600萬、融資過千萬元……對“70后”的阿川來說,Papi醬的這些消息遠不如他自己看到的一幕更能刺激人。上月出差,阿川跟一名“90后”住一個房間,小伙用兩臺手機同時參與視頻直播,為兩個女主播狂點贊。小伙的熱乎勁頭,令阿川深刻感受到,原來“網紅”這么有人氣。
事實上,從層出不清的網絡直播平臺可見,網紅經濟在互聯網中越發被重視。記者了解到,此次文化部點名的平臺,就包括斗魚、虎牙直播、YY、熊貓TV、戰旗TV、龍珠直播、六間房、9158等多家。“其實還不止這么幾家,能夠做網絡直播的平臺,就我所知大概至少有50多家。”從大學就開始做網絡主播、如今也是“網紅”的鱈熊告訴本報記者。
據統計,2015年網絡直播平臺近200家,這一市場規模更是達77.7億元。而網友,則是“促生”這些平臺的最大動力。
據鱈熊表示,“網紅”與傳統的明星藝人不同,前者完全是由千萬網友捧起來的,所謂經紀公司、推廣資源之類作用不明顯。“網絡直播的主播,直接通過網絡與網友互動,表現好有人捧,表現不好網友瞬間就可能下線,從此不再來了。”鱈熊說。
目前,網絡直播平臺用戶數量已達2億,占一季度中國CNNIC公布的近7億網民的30%。其中,一些知名的直播平臺每日高峰時間大約有三四千個“直播間”同時在線,吸引的網友量可達兩三百萬人次。
中上量級“網紅”月入40~50萬
從幾年前的芙蓉姐姐到鳳姐到現在的papi醬,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到“網紅”陣營中來。“除了是自己的興趣,很重要的因素是可以改善經濟條件。”鱈熊向本報記者坦言,像她這種中上量級的“網紅”,月收入可以達到40~50萬元,而在YY平臺頂尖的“網紅”則可以拿到70~80萬/月。
這些錢的來源,則是網友的“贈送”和“打賞”。據了解,網友會在網絡直播平臺通過充值方式購買虛擬道具或禮物,送給主播。例如在斗魚直播平臺,最便宜的禮物“贊”0.1元,最昂貴禮物“火箭”是500元。而在YY平臺,點贊免費而最貴的單次物品是20元,主播可以拿到30%,YY拿走一半,公會(需要與公會簽協議之后,主播才能開張)再拿走剩下的20%。
“有時,有網友可能一次刷十幾萬給你。”鱈熊坦言。能快速賺到錢的誘惑,讓網絡主播成為某種代名詞。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一些“90后”并不諱言熱衷于捧網紅是因為“無聊”。網友小如就表示,他無聊會打游戲打麻將,或者去泡吧,有人無聊去捧主播也說得過去。“我一個朋友玩動漫類游戲,花了40多萬元,給主播幾十萬也正常吧。”小如的這一說法得到鱈熊的呼應:“都是消費,網友一樣可以去買花送給主播。”
除了表情包、聊天、PS……還有什么?
當大家看到papi醬被眾多投資人投資時,或許動了做“網紅”之心。“用時間換網友關注。”鱈熊向記者介紹,想做“網紅”首先要全情投入,要有一定的才藝,能吸引網友。“我一天要直播大概8小時,直播完了還要跟網友像朋友一樣聊天。沒有時間休閑娛樂,也沒有時間談戀愛。”鱈熊說,直播前還要花很長的時間收集素材,如話題、音樂甚至準備一些笑話。
競爭壓力是“網紅”需要長時間投入的原因。據悉,現在從最基層主播干起的曾經“網紅”,就是因為在紅的時候去旅游了,回來之后發現網友已經遺忘了她。“我們這一行,粉絲有一點黏性,但很少‘鐵粉’,隨時都可能被別的‘網紅’拉走。”鱈熊說。
正是這樣的不確定性和壓力,讓一些主播打起了擦邊球——在直播時挑逗網友,涉及話題,甚至露點。“很多人就認為‘性是第一生產力’。”鱈熊表示,現象在網絡直播中一定會有,而且一些小平臺和非“網紅”會利用這一點來吸引網友關注。
根據文化部披露的消息顯示,此次查處的網絡直播平臺主要有兩類違規情形:一是演藝類直播平臺提供含有宣揚淫穢、、危害社會公德內容的網絡表演,博取觀眾眼球,吸引觀眾付費贈送虛擬禮物,行為低俗下流,社會影響惡劣;二是游戲直播平臺提供含有賭博、暴力、教唆犯罪內容的游戲內容展示。
網紅如流星 被遺忘率高
其實,回想一下,從芙蓉姐姐,到如今papi醬,網紅們如走馬燈,后浪推前浪。
“‘網紅’也吃青春飯,但跟傳統明星藝人不同,他們有經紀公司來包裝、推廣,維持消息曝光和粉絲黏性。而有的‘網紅’的生命周期可能只有兩三天,如果兩三天不直播了,網友就都跑了。鱈熊透露,如今“網紅”能有3~4個月的火紅期,已經很了不起。
業內人士認為,“網紅經濟”其實沒有粉絲,只有圍觀的觀眾。而且,以“個人為中心”的“網紅”模式,與互聯網的“去中心化”模式相悖,在互聯網上極容易被其他熱點“分焦”。“你指望一個看熱鬧的人能夠長期關注某個人嗎?”商業評論人金同認為,如此眾多的“網紅”扎堆“以內容取勝”,其實最后能夠讓普通大眾了解的并不多見。
事實上,一些“網紅”已經開始尋求其他的變相方式——開公眾號、開淘寶店,將網友轉為粉絲購買在直播中出現的各種道具,如抱枕、水杯、鼠標、鍵盤、手機等;如果有姿色和才藝,則尋找娛樂公司合作,向明星藝人轉型。她甚至認為,文化部的嚴查,或許能夠給“網紅”洗牌,那些打“擦邊球”的,將退出市場。